本會(CCSA)於114年2月在北區、中區、南區舉辦自立生活體驗營,共吸引12名學員及來自9個單位的參與。本次體驗營圍繞「生活自理」、「求職面試」、「社區資源運用」、「租屋安全」及「儲蓄理財」等自立生活的關鍵議題,旨在協助即將離開安置機構、步入自立生活的青少年,透過實際任務與體驗學習,提升自立能力。
熟悉社區資源——自立生活的第一步
體驗營首先帶領學員認識社區資源,走訪周邊的美食店、警局、藥局、醫院、郵局及銀行等機構,學習如何運用這些資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例如,有學員原以為健保卡遺失需至縣政府補辦,經與團隊討論後,才了解到應向健保局申請。這次經驗讓學員深刻體會正確辨識社區資源的重要性,避免未來因資訊錯誤而浪費時間與精力。
▲社區資源使用-區公所資源應用及認識
求職、租屋體驗——探索未來的可能性
體驗營安排學員學習求職及租屋相關知識,並規劃自我探索活動,幫助他們發掘興趣職業,了解相關條件,進而學習自我經營與生涯規劃。在北區體驗營的看房環節,一名學員全程專注學習,但離開後突然說:「剛剛一直覺得頭暈,感覺有看不見的東西,不敢租這間。」社工聽後略感詫異,學員則冷靜補充:「你很安全。」社工一愣,以為被調侃長相太無害,後來才發現……原來學員是在形容磁場乾淨,虛驚一場!
▲租屋實作-學習與房東及仲介約時間看房
理財與消費——金錢運用的智慧
財務管理是自立生活的重要一環,活動期間,每位學員需自行決定如何運用任務費,並透過記帳追蹤開支。某日晚間,中區學員前往逢甲夜市,嘗試一道新奇的美食——鱷魚肉。令人驚訝的是,一份竟要價200元!四名學員合資購買後,異口同聲表示:「真的不好吃,完全浪費錢!」當社工詢問為何選擇這道料理時,學員們坦言,由於平時少有機會嚐試新事物,因此特別想體驗。這次經歷讓他們意識到金錢運用需兼顧需求與價值,也學會在享受生活的同時做出更理智的消費選擇。
▲合理消費與理財-分辨「想要」&「需要」
動手實踐——從學習到實踐的轉變
體驗營最後一天,學員們親自動手烹煮晚餐,透過實作強化家務能力。整體課程設計依據學員不同生涯階段與能力,並透過引導式學習,培養獨立生活能力與良好生活態度。
▲生活我最行-到全聯購買晚餐食材
本次自立生活體驗營因應學員不同生涯階段與能力,提供家務、財務及時間管理、職場探索、租屋體驗等培力,依學員具備或擅長的能力做引發,來培養自立的能力及良好生活態度,學習獨立時也能與他人合作。連結職場探索中,學員在學習創意及演出的環節,更了解齊心協力的重要,學員表達「很考驗想像力跟默契!」、「原來我也可以演得出戲!」,透過體驗與回饋,他們不僅提升自信,也為未來的自立生活奠定更穩固的基礎。(CCSA東區工作站/許斯凱 社工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