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113年度CCSA專業人員成長工作坊【創傷知情照護工作坊】(東區場)

邀請邱上熒諮商心理師擔任講師,講授創傷知情照護取向的服務模式,強調「理解創傷」對倖存者之重要性

113年6月17日、6月18日本會CCSA東區工作站於花蓮縣政府社會福利館-603會議室,舉辦本年度專業人員成長工作坊【創傷知情照護工作坊】,本次工作坊共有18個單位、38名專業人員參與,涵蓋社政、警政、教育、司法單位及安置機構和兒少團體等。邀請邱上熒諮商心理師擔任講師,講授創傷知情照護(Trauma-Informed Care)取向的服務模式,強調「理解創傷」對倖存者之重要性,培養助人者適應壓力處境或遭遇危機的心理能力,透過實際體驗學習調節與協同調節技巧,促進個案輔導能力外,亦協助助人者面對替代性創傷。CCSA期待陪伴服務者一起面對耗竭,恢復助人活力,並有效協助失家兒少提升復原力。

▲大家齊聚充電

破冰與啟發

一開始,東區主任鄭淑華開場致詞:「創傷知情的視野值得傳遞給每一位照顧孩子的大人。無論我們從事的是何種兒少工作,或使用何種服務介入模式,都應嘗試對孩子的困境知情,以更多元的角度來理解和幫助孩子,讓孩子有機會在創傷後發展復原力,創造精彩的未來。」

▲攻防體驗遊戲照

深入的學習與實踐

邱上熒老師以生動的圖像、影片和互動操作,引導大家深刻理解創傷知情照護(Trauma-Informed Care)的核心概念。參與者通過氣球遊戲感受身體的節奏與韻律,體驗兒童早年身體調節的重要性,並學會如何在與個案工作中應用這些技巧。

邱老師分享了童年逆境量表(ACE)的使用,並提醒大家注意代間創傷的深遠影響。她強調,創傷知情照護不僅是理解創傷,更是幫助個案重建生活的過程。她還提醒說:「代間創傷就像被追撞的汽車,強大的撞擊力難以控制,複雜性創傷(C-PTSD)需要細心關注與處理。」

▲節奏與韻律的體驗活動

實際的應用與成長

這兩天的課程不僅讓學員充實了理論知識,更提供實際應用的機會。大家在繁忙的第一線工作中獲得了「充電再出發」的力量,帶著更多的視角服務個案,理解、接納、調解負面情緒,釋放累積的身體張力,並學習如何創造安全和具支持性的環境。當個案因創傷記憶被啟動而感到淹沒時,助人者學可以引導協助他們回到當下的生活,感受身體和環境的正向刺激,不失去對自我的控制。長期練習這些調節技巧,將有助於兒少擴大其心理容納之窗,更有彈性和能力面對生命中的壓力事件。

▲描繪內外在資源

展望未來

我們期待明年的專訓能規劃網絡單位分享創傷知情實際運用成果,繼續邀請老師回饋我們學習後的臨床經驗,讓創傷知情的多元視角融入工作模式中,協助深受童年逆境之苦的兒少,走出身心的牢籠,啟動自我調節及自我療癒的路程,獲得新的觀點和彈性,開展新的生命樂章。(CCSA東區工作站/鄭淑華主任)

▲大合照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