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記桃園工作站自立工坊-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邀請翔愛公益慈善協會王璟琦老師擔任講師,來和現場10位自立學員談一談財務管理。

本會6月8日(六)於桃區工作站辦理今年第二場【自立工坊】,課程邀請翔愛公益慈善協會王璟琦老師擔任講師,來和現場10位自立學員談一談財務管理。

今天的課程講師主要帶學員討論收入、支出、資產、負債、現金流,接著以這幾個概念結合現金流桌遊,加入各種需要判斷對錯的資訊及考驗學員的抉擇能力,最後總結學員對課程的學習回饋。

首先,在簡報眾多詞彙裡,講師要學員選出「收入」項目,本以為很簡單可以分門別類,殊不知討論許久將工資、非工資、借款、其他等納入,學員非常積極主動提問「工資與非工資的差別是?」又陷入一陣討論,講師不斷提出案例請學員釐清,最終有學員得出結論「以有無勞動力區分」,然課程期間還有學員提出有趣的問題「詐騙集團或車手所騙來的錢是工資還是非工資?」、「街友賺得錢是工資還是非工資?」大家在歡笑之中學習,這兩個概念便深深刻在學員的腦中。

▲判斷哪些項目是收入

接著,講師詢問學員們如何獲得收入,有物流、超商、工地、補助、獎學金、生活費等各樣答案,講師將學員所提的選項歸納三類,體力、技術與知識,並用一部影片讓學員理解知識所帶來的收入很可觀,大家往往追求眼前快速取得的獲利,年輕時可以用體力換取大量金錢,但隨著年齡增長,沒有理財規劃,將年輕所賺的金錢用罄,一遇到生病或衰老,就陷入經濟危機,所以年輕時投資自己知識與技術面,有助於長遠的穩定生活。

▲大家踴躍發言回答如何賺錢

「開源」重要,「節流」也不可忽略,講師帶學員釐清先存後花與先花後存的概念,原來看似簡單的觀念但在學員們的成長經驗裡卻是模稜兩可,最後學員們才理解最有效的儲蓄方法是收到薪資後先將想儲蓄的錢存到另一帳戶或另外管理,儲蓄後所剩下的錢才是可以使用的支出,講師鼓勵學員課程後開始實踐,體驗兩種觀念的差別。

講師將所有概念釐清後,開始現金流桌遊,讓學員同一職業「小學老師」挑戰內圈,學員需要注意每次經過領錢格子時必須主動告知領多少錢,與銀行或他人交易需確實點收金額,講師著重的細節結合自立青少年生活的狀況,透過桌遊訓練學員們專注力、保護個人權益等,同時加入生育時須具備的責任感,透過桌遊,學員們深刻體會到拮据的生活加入育兒費用後,經濟壓力大幅增加,便有學員表達不想要孩子,真實的呈現現實生活中的樣貌。最後買賣股票是大家最有興趣的部分,但多數卻不清楚股票的高、低價,看著有學員透過股票賺了12,000元,有些學員便更認真觀察如何投資,有些則羨慕卻仍用原本的理財方式進行,活動過程講師用各種話術來挑戰學員的判斷力,同時身旁同儕也會給予建議,有的被影響而在高價買股票、有的放棄真正能賺錢的機會,不斷地在判斷話語的真實性,也考驗人與人間的信任關係,是一場模擬真實人生的桌遊。

▲現金流桌遊大戰中…

活動結束後,講師詢問學員們對課程的收穫,大家不約而同表示這是一場超真實的人生體驗,也體悟到投資理財需要具備知識及正向的心態,最後講師請學員構思下一次現金流的目標及如何達成,將於下回頒發現金流冠軍。(CCSA桃園工作站/周湘庭 社工)

▲大合照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