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A南區工作站於10月1日在高雄市前金區威爾希斯共享廚房二館辦理「親子美味新關係」親子活動,邀請4戶共6位少年及家長一同共餐廚,本次透過料理桌的概念,讓少年及其家長共同料理一系列南洋風味料理,彼此渡過了一段有趣、放鬆的親子時光。
活動由團體領導者湯子賢行動治療師及協同領導者石昱棋臨床心理師進行開場主題「食物的溫暖」,讓成員各自分享家庭過去的餐桌故事。成員小靖回憶印象深刻的料理是牛排,因為覺得牛排很好吃,但平常不太有機會吃到,只有在特別的節日會跟家人一起吃。
▲分享餐桌故事及彼此認識
接著領導者說明今日的四道料理餐點,分別為時蔬烤肉排、咖哩優格雞、茄汁海鮮總匯及香料炒什錦。領導者講解南洋料理最主要的特色就是運用大量的香料增加菜餚的美味,一方面因為當地的氣候,一方面因為地處航運交界處,南洋料理混合中西料理的精華,發展出獨特的飲食文化。
▲講解食物前置重點與技巧
進入備料環節,領導者及偕同領導者引導成員們進行分工,有的人到前面準備香料,有的人在位子上切菜;準備香料的成員們看見料理台上各式各樣的香料感到新奇,每一個都想聞看看是什麼味道,其中對於肉桂的味道則是產生兩派聲音,有的人一聞到就退避三舍,有的人聞到則愛不釋手,偕同領導者見狀笑稱,每個人對於味覺的感受不一,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但他們都是調味品,讓食物擁有不同的風味。從活動中的分工互動中,讓親子更能互相了解彼此的喜好,也進一步增進親子緊密關係。
▲調配自己喜愛的香料味道
▲切製料理所需的大小形狀
食材及香料都備好後,開始進入烹調步驟,有的成員在家裡沒有煮過飯,不會開瓦斯爐,一旁就讀餐飲科的小魚便主動上前教導,而當火候掌控不佳或是不清楚放入食材的先後順序時,小魚也能耐心地說明,儼然成為今日活動的小助教。過程中成員彼此互助合作,儘管自己組別的菜餚已料理完成,仍能協助整理桌面,將使用完畢的廚具清洗乾淨,等候其他成員完成。感覺好像是一個家庭的家人在等候大家都準備好一起開飯。
▲開火烹調料理
烹調完成後,成員將料理擺盤並拿至客廳餐桌,小龍自告奮勇幫忙大家添飯,每人一碗白飯搭配今日料理的四道菜餚,大家坐下來一起吃得津津有味,小如媽媽分享這是第一次帶小如一起參加親子共廚活動,對於今天的活動內容感到很滿意也很開心,希望下次還有機會能夠參加。
▲活動結束大合照
活動結束後,社工替每組親子拍下拍立得做紀念,回顧成員過去與家人互動的經驗,比較少有一起下廚的機會,而料理美味與否不是重點,重點則是家人之間在下廚過程中共創的美好回憶,這種溫馨的畫面,值得好好珍藏。(CCSA南區工作站/陳楷菱社工)
▲活動紀念拍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