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9月3日,軒嵐諾颱風行經台灣的星期六下午,30位CCSA的自立Mentor不畏風雨,依約齊聚和逸飯店-台北民生館,在台灣洛克威爾公司的支持與陪伴下,一起度過氣氛歡欣愉悅、相互腦力激盪、彼此鼓勵分享的半日。
本會自103年開始運作「自立Mentor服務方案」,平均每年至巡迴全台25~30間安置機構,由自立青年擔任Mentor講師,分享自立甘苦談與珍貴經驗,迄今已有逾80位自立Mentor。
數年時光過去,Mentor講師的分享場域和服務範圍,從安置機構院生拓展到一般社區民眾(如:兒少關懷據點、少年服務中心、長者照顧單位……),從經驗分享衍生至社會關懷(如:淨灘活動、防疫關懷影片、兒少課輔……);隨著自立Mentor的年紀、經歷增長,因應社會環境的變動,「自立Mentor服務方案」逐年設計多元的培訓課程,持續強化與豐富Mentor們的能力,亦發展不同的傳遞管道,包含線上直播、自媒體影音、Podcast等。
在目前的自立Mentor團隊中,有參與高達7年的資深講師(我們稱為Mentor導師),亦有這兩年才加入的新血;在近兩年的運作過程中,愈來愈多Mentor表達想與不同區域的Mentor交流,對於「自立Mentor服務方案」也有更多的自主發想、規劃意見,因此,今年度本會特別在安置機構巡迴分享的尾聲,安排一場交流活動暨慶功宴,希望聚集不同年資的Mentor們暢談對方案的想法,並透過美味餐點招待與犒賞他們。
早在活動報到時間前,自立Mentor們便紛紛抵達會場,一群群地坐在不同桌,與自己同區的夥伴們閒聊,氣氛甚為熱絡!15:00正式開始的交流活動,由CCSA社工部丁子芸督導主持,以世界咖啡館方式運作、結合體驗教育的4F──事實(Fact)、感受(Feeling)、發現(Finding)、未來(Future)為討論主題,邀請大家暢談擔任自立Mentor一角以來,看到、做了些什麼?如何解決問題?這個角色帶給自己的感受、感動、驕傲為何?過程中看到自己的那些優缺點?持續參與的動力為何?Mentor方案帶來的生活影響又有哪些?……更請眾人集思廣益,一起為未來的「自立Mentor服務方案」貢獻想法。
▲Mentor們迅速進入各小組,先由桌長介紹各組主題
因著世界咖啡館係由個人根據當下的意願,參與不同主題桌,原本同區而坐Mentor們四散不同區域,當天在場的桃園工作站-周湘庭社工便觀察到「世界咖啡館的第一輪,彼此間很陌生……有小團體的出現,但身為Mentor的他們,展現平常的社交能力,由桌長介紹、帶領後,逐一挑選題目分享,大家都非常主動搶答,分享的內容大家都有共鳴,所以很快地整桌氣氛就變得相當熱絡」,總共四輪的分組討論,社工們可以感受到現場氣氛愈來愈熱絡,交流愈發流暢、甚至欲罷不能。
▲每一位Mentor都會針對不同主題,分享寶貴想法與經驗
在『事實(Fact)』小組中,今年加入Mentor行列的織織,分享令其印象深刻的是「在分享時,與參與的聽眾一起互動,做生命的探討與連接,很感動」,資深Mentor峮峮則認為「每年的分享,從重新製作簡報的過程中,審視自己的生命歷程和故事」,其中也有多位Mentor提到自己會設計小遊戲,增加現場與聽眾們的互動、加深學習記憶並促發後續討論,「第一次難免都會緊張,但在努力克服困難後,並且獲得小朋友的回饋,覺得自己的分享很有意義,也很感動,有所成長」──想來是每一位分享過的人都會有的感受;此外,也有晉升為Mentor導師者期許自己「帶給Mentor學弟妹分享的小訣竅,經驗傳承」,令人感受到Mentor的生命力!
▲社工在小組裡聆聽Mentor們的意見
在分享擔任Mentor的『感受(Feeling)』方面,多數的人都說到剛開始分享是緊張、恐懼的,但也有人感到興奮、開心,因為「可以從受助者變幫助者」、「能用自己的精力去幫助到別人,很享受這種成就感」,懷抱著回饋的心態開放個人生命。整理眾人的心路歷程,大致都是從擔心、緊張,隨著經驗的累積,轉變成自信、穩定,甚至發展個人風格;而在過程中,彼此也因為聆聽其他Mentor的故事,感受到共鳴、找到自己的學習模範。
▲Mentor導師在各小組發揮自己的帶領能力
「陪伴者──協助離院生找到未來目標」、「社工的幫助者」──這是Mentor認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擔任Mentor一角上,大家發現自己的說話、表達能力增進、為了「說故事」而重新整理自己;大家也分享到「實體與線上的落差」(如:線上較難收到即時回饋,不易互動、帶活動,連帶地講述較少),認為需要「克服線上所缺的臨場感和面對鏡頭的焦慮」。此外,Mentor提到參與方案的動機,有實際面的「為了錢(出席費)」,有社會面的「不當對不起社工」,也有心理層面的「自我實現」──無論起心動念為何,最珍貴的是他們都站上了舞台、現身大眾面前,「分享自己的經歷,讓後輩少走冤枉路」,過程中「學到不同Mentor的優點、回饋社會、有訓練口條與台風……」等的個人成長,這些皆是別人拿不走的收穫!
▲新血Mentor分享自己的感受,導師忍不住給予鼓勵與回饋
當日南區工作站的周子語社工一直在「未來(Future)」陪伴Mentor們,她分享道「在此主題的討論中,可以看見Mentor們對於巡迴分享的想望與期待,新Mentor們期待經過一次次的巡迴,自己分享的內容可以更加有主題性,除了生命故事外,亦可將自立路上的資源納入分享內容,使分享內容更加精采、多元,也更實用;老Mentor/導師們則是期待在每次的巡迴中,可以有更多的傳承與帶領,降低新手Mentor們在分享中的焦慮與緊張感,使新手Mentor們更能在巡迴的舞台中盡情地發揮。」如同子語社工所看到的,當大家交流起未來展望,皆是侃侃而談--「成立基金會,希望能凝聚全區的Mentor」、「可以有申請(分享講座)單位窗口、Mentor、CCSA一起溝通與討論」、「有主題性,注重一技之長」、「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到現場去跟大家分享」……,做為自立社工的我們,也很期待這些想法可以在未來一一實現。
▲活動末,各小組代表分享討論後的精華
時間來到17:30,熱絡的討論似乎讓大家忘了回應五臟廟的呼喚,趕緊開始享用美味的Buffet1吧!餐敘後的Mentor聘書頒發儀式,由本會洪錦芳秘書長一一送到大家手上,擔任Mentor象徵著「自立而後立人」,CCSA不僅鼓勵與感謝每一位青(少)年的回饋、助人心意,也將持續支持、陪伴著大家從少年走向成人。
▲CCSA洪錦芳秘書長一一將聘書送到Mentor手中,不忘一番勉勵
在這一場屬於Mentor們的活動中,我們看到了眾人從陌生到熟悉、從同區聊天到跨區交流,偶爾還聽到他們對社工的感謝與調侃,這樣自在的氣氛,使得現場的所有人捨不得離開會場。許多Mentor回饋「感受到被充電,有動力繼續前進」、「覺得被愛」──大家紛紛約好下一次再見,從言語和眼神中的流露的情感,不難看出這半日的活動確實凝聚起眾人的感情,即使當時外頭還是颱風雨,也澆不熄這一群年輕生命所激盪出的火花!(總會社工部/趙婉婷 方案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