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職涯特質知多少,適性工作這樣找~記東區「深耕就業.教育培力」就業增能課程

講師們不斷地帶領學員發現自己的特質,希望少年們能在進入職場前,就開始探索自己的興趣、性向,思考與嘗試規劃個人職涯...

CCSA東區工作站於111年05月07日辦理由感恩基金會「深耕就業.教育培力」贊助的就業增能課程,共2場次、6小時,有11名學員報名參加。

 

本次課程上午場邀請到花蓮就業服務中心-王慧琦就業輔導員擔任講師,在課程一開始,講師帶領學員認識情緒臉譜,引導學員思考「在早上的課程中,有哪些情況是會讓自己有安全感的」,並將這些期待寫在便利貼上,例如:不把今天聽到的事情告訴別人……等,同時確認大家都同意且遵守這些團體規範。

▲帶領學員認識情緒臉譜

 

早上的課程,講師先讓少年瞭解什麼是興趣。普遍的人都會認為興趣等於我們喜歡做的事情,但實際上在找工作或職涯發展的時候,人們會因社會期待而被迫改變志向;講師同時以實際案例說明,不是所有的興趣都可以當成工作,但可以從興趣中去找尋他們所喜歡的元素,放在未來的職涯規劃中。

▲講師帶領學員透過卡牌「尋嘗日」瞭解個人特質

 

課程中,講師運用學習單及「尋嘗日」卡牌,從學員的興趣活動中找出他們的特質,卡牌正面僅呈現「閱讀」、「聽音樂」、「研究」等活動單詞,背後則標示研究型、內省型等12種特質。少年們先選出平時喜歡的活動,再根據卡牌挖掘喜歡這個活動的原因;過程中學員不斷地跟老師分享自己的類型,並說到「自己都沒有發現原來自己有這樣的特質」。活動結束後,老師表示再次提醒道:「特質沒有好壞之分,卡牌所對應的分數和特質,也有可能與近期生活中發生的事件、情緒或過去的工作經驗有關」,希望學員們能夠好好思考並重新認識自己。

▲講師協助學員從「尋嘗日」卡牌連結到職業選擇


    第二場次由羅東就業中心的李淑樺就業服務員擔任講師,課程中分別說明與討論「自我特質」與「職場倫理」。老師接續著第一場課程所使用的「尋嘗日」卡牌,更進一步地介紹所有特質類型的內容,如:「事務型」的人擅長規劃、有條理及謹慎保守等特點,藉此讓學員們有更具體的想像,以連結未來想要做的工作。

 

  初步增加對自己的認識後,講師接著講解履歷表的重要性及撰寫重點,讓學員在未來找尋工作時,能更快地著手並寫出一個合格的履歷表。過程中講師運用網路上的影片提醒學員,面試時需注意的地方、要避免踩到的地雷等;課程最後,講師也提醒道:「不要急於為了找到工作,而讓自己的權益受損。」

 

    在兩堂的課程中,講師們不斷地帶領學員發現自己的特質,希望少年們能在進入職場前,就開始探索自己的興趣、性向,思考與嘗試規劃個人職涯,以利減少可能會碰到的迷茫及困難;同時更提醒少年們,如果在求職過程、職涯規劃中有任何問題,別忘了妥善運用就業服務中心的資源,讓專業的就業輔導工作者協助大家更快、更精確地找到關鍵,協助媒合工作與穩定就業,期許透過本次課程的學習,提升個人就業軟實力之外,少年們能更早預備,尋得適性適才的工作!(CCSA東區工作站/張君豪 社工專員)

▲講師與少年們大合照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