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團隊合作的挑戰與智慧── 記南區場課程

本會榮幸邀請教育部特聘校園生命教育講師部的吳鴻明講師,期待少年能在課程中學習到:問題解決、團隊合作,並達到社會教育的目的。

本會(CCSA)南區工作站於4月9日辦理「深耕就業,教育培力」課程,當日課程由財團法人感恩聖仁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贊助,主題則為「終身教育」;本會榮幸邀請教育部特聘校園生命教育講師部的吳鴻明講師,遠從台中南下至本會南區工作站分享,期待少年能在課程中學習到:問題解決、團隊合作,並達到社會教育的目的。

 

課程的開端,講師先以活潑的破冰小遊戲帶領學員們互相認識,學員們各個按照指令,彼此擊掌問安,破冰遊戲不僅僅是個遊戲,講師在其中更帶入了如何在自我介紹中加深他人對自己的印象?態度、眼神、說話的內容皆會影響他人對於自己的觀感,自立少年們在遊戲的過程中,一次次練習用自信的態度、真誠的眼神、準備充足的內容與他人對話,在擊掌問安的過程中氣氛逐漸升溫,彼此不熟悉的自立少年們也在過程中有機會釋出善意與好奇、彼此連結。

 

▲成員彼此擊掌、連結

 

在破冰遊戲後,進到了課程的主軸──「團隊合作與問題解決」,講師發下了眼罩請學員們一一戴上,並在確認學員們確實戴上眼罩後,發出指令──「所有人必須按照身高由矮排到高成一圈」,學員們在最初接受指令時感到詫異,「怎麼可能圍成一圈?」、「聲音太多了啦!好吵哦!」、「我旁邊是誰、我覺得很害怕!」抱怨與焦慮的聲音起此彼落,甚至有學員因為焦慮而開始大聲斥喝他人,搞得場面人仰馬翻,但即使在混亂的過程中,學員們仍使用各自的方式,嘗試在混亂中達到講師的指令,想當然爾,在拿下眼罩的那刻時宣告了任務的失敗。

 

▲成員們戴上眼罩接受講師的指令

 

但任務的失敗並不是盡頭,講師給予了學員們討論的機會,並要求「拿到笑笑羊玩偶的每個學員都必須發言」,令社工意外的是,不需要給學員們過多的引導,每位自立少年都願意在團體中發言,不論是原先害羞沒自信的、或是領有身障手冊不擅於表達的,皆在拿到笑笑羊玩偶時願意跨出那一步──「在眾人面前發表的那步」。

 

▲成員們在挑戰失敗後的討論

 

在熱烈的討論後,學員們自信滿滿地再次戴上眼罩、接受講師的指令,沒想到講師調皮地更改指令內容,將身高順序改為生日順序,學員們再次亂了陣腳,但在兵荒馬亂中,學員們逐漸抓到任務的重點──「願意傾聽、持續投入、信任他人」,亦修正了討論時彼此提出的缺失,因此即使題目不同、學員們原先的策略──「記住左右兩邊的人」不管用,學員們仍攜手完成的這項任務,更接受了講師的計時挑戰,成員們在一次次的練習論中形成了默契、學會了合作,更加快了任務完成的時間。

 

▲學員攜手共同完成任務

 

課程的最後,講師帶領學員們回顧團體的改變以及學員們的進步,更以「一場球賽」的比喻,帶領成員反思,在團隊中會有路人、觀眾、教練以及球員等不同的角色,投入越多的人雖然最疲憊,但收穫也會越多,期待成員們未來無論在學校或是職場的團隊中,都能記得這個道理,並將本日所學到的團隊合作及問題解決的技巧帶入生活中,將自立生活走得更加穩健、踏實。(CCSA南區工作站/周子語社工專員)

▲全員大合照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