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我存的是夢想~開始理財的第一步!

自離開母親的子宮起,便開始自立,使勁呼吸、使勁哭鬧,想辦法活下去……

本會於109年7月31日假台北市中正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舉辦「我存的是夢想」理財工坊,以授課、模擬練習及經驗分享的方式,建立、強化少年的理財知識,促進少年初步認識自立過程、瞭解金錢管理的意義與重要性,並促進少年們面對自立生活、財務控管的基本認識與能力;此次課程共計有7位安置院生、自立少年參與。

活動開始,由趙婉婷社工組長以授課方式講述自立的定義,看似簡單,其實充滿挑戰,例如:幾歲開始自立?對大部分的人來說,18歲才開始自立,其實不然。自離開母親的子宮起,便開始自立,使勁呼吸、使勁哭鬧,想辦法活下去……;當然,每個人時空背景不同,唯有靠雙腳一步步去體會,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過程中,少年認真聽講,也重新認識自立的定義。

 

▲少年們聆聽自立的定義與歷程

 

課程中也提到自立的階段可以從自主、自理、獨立開始,最後是立人──隨著每個人的成長,從一開始的自主學習,慢慢培養到立人能力,需要經過一番波折與挑戰,才有能力幫助別人。講師也期許少年將來成為立人的人,將自立的精神傳承下去。

 

▲讓少年知道如何投資及理財的重要性

 

談完自立的歷程,接著談到投資理財的概念,也是本次工坊的重點。首先讓少年了解理財的意義與方式,再來是基本與進階理財工作,如:活存、定存、股票、保險……等,清楚說明投資的風險高低,讓少年對理財有基本的概念。再來是紀錄收支,講師提到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有記帳的需求──有的人知道自己每月的收支出、有的人目前沒有計劃要理財、有的目前沒有經濟壓力──而且記帳看起來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但記帳有助於清楚金錢的用途與比例;簡言之,記帳是一種工具與策略,視個人需求運用。

 

▲少年練習規劃存錢、訂定存錢目標,完成一件夢想

 

藉由模擬練習,少年嘗試規劃夢想清單或儲蓄目標金額,現場學員分享到自己的目標有買車、買樂器或人生一桶金……。少年首先訂定購買物品或儲蓄目標的金額,再開始規劃每月存多少錢、算出多久後能完成夢想,過程中學員們體會到規劃金錢的重要性,以及實現夢想是如此不容易;社工們則看見少年們積極參與,自己心中也浮現出夢想清單呢!

 

▲少年練習規劃自立生活後,需要購買的生活用品

 

接著,講師請少年運用各式商品目錄,挑選出「自立生活中會購買的用品」,並計算這些品項的總額;有的學員選出了食品與日用品,有人則挑出零食、化妝品,講師邀請大家分享選擇的標準──有人提及要先顧及基本生計,有閒錢才會買零食;也有人認為自己就是要吃喜歡的甜食,生活才會快樂。此活動主要是讓少年瞭解自己的生活觀與金錢觀,思考未來獨立生活後購買生活用品的品項與評估價格,也讓大家了解自立後或許自由,但同時還有更多金錢上的承擔;透過感受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少年們試著分辨想要與需要,避免被欲望吞噬,致使生計陷入危機。

 

▲Mentor講師小韋分享自立後的理財經驗

 

最後,由Mentor講師小韋分享理財的經驗──一開始先採買生活的必需品,慢慢儲蓄後便可以購買必需品以外的物品,例如:吸塵器、音響、熨斗等……,讓現場少年們了解,如果想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現在就開始學習分配金錢、學習儲蓄習慣。

本次課程,透過講師傳授學員們豐富的理財知識,並運用體驗活動幫助少年們深化觀念;與學員們經歷近似的Mentor,則增益少年對未來理財的現實感──自立工坊提升少年的理財知能,同時也助益他們對於自立生活的預備與信心。(CCSA北區工作站/孔耀韋 實習社工)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