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自立社工與自立少年─記北區自立服務暨青少年自立歷程分享會

介紹「CCSA服務流程與現況」、「新北市少年自立生活適應協助方案」執行概況及「新北市提升青少年自立生活適應協助服務量能方案」

本會(CCSA)北區工作站於107年11月27日辦理「107年CCSA自立服務暨青少年自立歷程分享會」,共22個單位,44人次參與,含社政(社會局處、家防中心、安置機構、少服中心)、社區、教育單位等。除邀請網絡單位外,更邀請自立少年、少女們的重要他人參與,一同見證少年、少女們經歷自立階段蛻變的感動。活動開始前本會洪錦芳秘書長分享勉勵道:「期許成員成為孩子苦難的終結者,從明年開始北區也開始承接臺北市的方案,但不論手上的孩子是位於哪個縣市,只要有自立的需求,都可以當他們的天使聯繫CCSA,讓我們承接住他。」

 

   
         ▲自立講師小靜與前安置社工敘舊                     ▲CCSA丁子芸社工督導與網絡夥伴交流


▲CCSA洪錦芳秘書長勉勵少年服務工作者:終結孩子們的苦難

 

分享會一開始由北區組長趙婉婷社工師介紹「CCSA服務流程與現況」、「107年度新北市少年自立生活適應協助方案」執行概況及「108年度新北市提升青少年自立生活適應協助服務量能方案」服務項目。

趙婉婷社工師特別針對網絡單位常諮詢的服務作澄清,「自立宿舍」為自立服務的一環,是短期的住宿服務,採較低度管理但重視住宿少年的高度自我管理;也特別針對「社區服務」分享,強調社區力量的重要性,並邀請網絡單位合作辦理自立工坊。

 


▲CCSA北區趙婉婷組長介紹服務流程與現況

 

此次的自立服務經驗分享,分別有「新手自立社工挑戰與調適」、「社工面對少年結案之反思」、「社區網絡工作之資源建構」三個議題。

李有勝社工師以「331日自立青年與自立青少年」為題,以人、事、時、地作為分享主軸,訴說從事自立社工至今的歷程;透過本身自立歷程與自立少年的比較,看見自立少年們在自立過程中的艱辛,並以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幾段關係分享「與少年互動的主體及客體」、「工作場域裡支持的重要性」、「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CCSA北區李有勝社工師分享擔任自立社工331日的經歷

 

林凱捷社工師以三種不同結案原因,對社工服務進行反思與分享。提醒就算是消極性結案的失聯個案,需要關注到結案當下的人生安全;透過返家結案的個案量較少,提醒每個少年都還有個家,只是暫時失功能,需協助少年健康分化;並經由積極性結案少年的一句「對生命及生活負責的我,你開心嗎?」,對社工服務的目標是要「滿足少年還是滿足結案指標」提出疑問。

 


▲CCSA北區林凱捷社工師認為服務是生命陪伴生命的一段歷程

 

趙婉婷社工師分享社區資源建構的重要性,並從「為什麼要建構資源」、「資源要建構的面向」、「如何建構」、「誰來建構」、「在哪裡建構」等面向分享自立服務所見到的社區資源網絡樣態,並以三個少年使用社區資源狀況,講述少年所需不僅是實質的物資或金錢支持,更多時候是需要一股撐著他們的力量。

茶敘時間前為與會夥伴交流時間,丁子芸督導回饋道:「生存可能隨著年齡增長就會提升,我們要試著接近少年心中的洞,在少年從15自立到30而立時,應逐漸協助少年自我實現」,並回應成員問題「結案是重要的因是對生命階段成果的展現也是對社工服務的呈現」

 


▲成員針對社工分享進行交流

 

此次共邀了4位自立少年、少女分享,少女小魚雖因上課無法到場,但仍拍了影片分享自己的「安置經驗」、「自立歷程」,並給予社工及少年建議,認為安置中的少年最匱乏的不是物質,而是需要心理層面的支持,希望能透過引導的方式協助少年找到生活方向與目標。

 


▲少女小魚透過影片分享安置經驗及自立歷程

 

少年小傑分享了生命中三次「從挫折爬起」的經驗,並找到支持他的分別是「小時候被愛的經驗」、「因努力而得到的正面回饋」、「對生命的痛苦與不甘心」,其認為少年所需的是「健康」、「知識」及「自我價值」,希望社工可以關注這三個面向,更分析其原生家庭的貧窮只是父母教養觀念不足的展現;小傑最後期許自己:「未未來能夠建立自己的價值,影響需要幫助的人。」

 


▲少年小傑分享自己從挫折中爬起的歷程

 

少女小靜分享了自己實習的挫折經驗,領有身障手冊的她在實習申請過程中,不斷遭到店家拒絕,雖透過社工連結到友善的飯店,但因工作能力有限,導致人際層面受挫、進而離職,最後連學校都因為了「保護」而拒絕其再次申請實習;小靜最後分享到「我領有中度智能障礙手冊,我不想讓所有人知道我有領手冊,是因為不想讓他們有過度的關心、同情,我只需要適當的機會。」

 


▲少女小靜分享實習帶來的挑戰


少女婷婷分享自立中一路支持自己的人、事、物,回顧剛開始獨立生活時,認為能在經濟、工作、住所都準備好的狀況下進入自立,是最好的時機。婷婷分享道:「當我離開寄養家庭,邁向自立這哩路時,內心總有個期待與擔心;期待可以走自己的路,擔心自己會不會誤入歧途,以及未來所需要的資源要如何尋找。因著這樣的經驗,會希望社工未來能多給小孩參與自立相關的課程或活動,讓那些即將踏入自立生活的孩子們,瞭解這世界的險惡,不要誤入歧途。」

 


▲少女婷婷分享自立路上的跌跌撞

 

最後,現場參與夥伴給予自立少年、少女熱烈的回饋,如:「非常感動少年的分享,也透過分享得到許多提醒,更看見自己對於家庭工作的重要性」、「三位青少年現身說法,從他們身上用自己的力量去表達是最真實有力的」;曾服務過小魚的社工也予以鼓勵與回饋:「小魚過去是個乖巧害羞的孩子,今天從分享中看見了她的勇氣與進步」。CCSA期許未來的服務不只是「自立到點」而更能「自立到位」,使少年都能獲取適切的服務。(北區工作站/林凱捷 社工師)

 

  
         ▲參與夥伴給予回饋與建議                                             ▲自立青少年與現場夥伴交流、對話


▲與會學員與CCSA夥伴大合照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