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CCSA)社工部方案組於10月7日在中區工作站辦理「2018自立Mentor回顧團體」,共有10位來自北、桃中的自立Mentor參與,並邀請到張如雅心理諮商師前來授課。活動一開始由本會(CCSA)洪錦芳秘書長為自立Mentor頒發聘書證明,給予自立Mentor肯定,期待未來邀請更多自立青少年來擔任Mentor,一起從受助者蛻變成助人者,為院生們努力充實自我多元能力。
▲回顧團體大合照
▲秘書長頒發聘書證明
活動一開始,播放自立Mentor的紀錄片,現場的成員也憶起這次暑假巡迴的點點滴滴,包括一起在安置機構熬夜的夜晚,只為了讓隔天分享更精彩,以及修改PPT的過程中,彼此分享自己職場上的甘苦。
▲授課講師 張如雅 心理諮商師
影片結束後,就是今日課程的重點,講師從認識自己、瞭解對方到高效能團隊的元素為題,激發成員彼此的反思。一開始,講師拿出九宮格表單,總共有八個題目,請團體成員尋找與自己特質相近的夥伴請他簽名,滿了就可以到台前換小禮物,題目包含:喜歡看電影的、喜歡旅遊的、喜歡日本料理的、第一次擔任Mentor....等。講師也分享自己曾經是個害羞內向的人,到最後曾為一位心理諮商師的歷程,講師鼓勵成員「當你講的做的是你熟悉與熱愛的時候,只要站上台,自己就成為發光體,人生很公平不是努力多少,而是投入多少」。在第一個小活動過後,成員不僅認識其他夥伴,也看到夥伴的背後,包含他的興趣、他的生活,成員也看到自己的行為模式和對方的行為模式。講師也提到,每個人一天在生活裡面,很多時候是不用腦的時候,是反射動作。而反射動作是透過練習、透過行為把他內化,講師也提醒成員「不要小看重複練習的行為」,並且要學會團隊合作及有技巧的求助,做事是有方法,可以透過觀察去了解。講師鼓勵大家:「從這小小動作裡面學習去觀察,看到別人的需要,做個有給予的人。並讓剛離開機構或準備離開構的人可以加入我們的團體,用大手牽小手成為一個更強大的Mentor團體。」
第二階段,講師請各位成員練習用一句話自我介紹,形容到現在為止的人生。翔翔說:「從小覺得最驕傲的經驗是可以去幫助教養院的院生吃飯,用一句話形容自己目前的人生就是-勇敢追夢、莫忘初衷。」。在成員分享後,講師要成員回想剛剛在聽的時候、在說的時後有沒有受感動的。並告訴大家「每個生命都是精彩的,大家有無敞開心胸去感受、去擁抱」。並以關心、信任與幸福感三個主題,提醒大家要學習信任夥伴,在團隊中不需要保留或小心,因為團隊是共好的。當沒有共好,就會變成共犯,舉例來說:當一個人不好有缺點時候,若沒有提出,就可能變成一個污點。當團體有共同的目標或價值,就會一起前進。這個價值包含建立信任與理解、兌現承諾、強化責任、到共同目標,這是一個歷程不可能一蹴可及。講師告訴大家如果不能真心接納一個人,就不能幫助他。並透過不同的例子,提醒成員反思,包括:為什麼大家那麼重要?為什麼各機構要邀請成員去做Mentor分享?講師也告訴大家:「因為你們有很強大的生命歷程,有對方聽得懂或曾經過的經歷,所以有機會去影響院生,是比一般人更了解機構孩子的。所以你們有能力,用對方聽得懂的話,讓他們得到力量。很多人都想去當講師,去當講師或去機構服務,但他們沒有這樣的生命歷程,那個力道是不一樣的。每位成員都是不可取代的力量跟角色。」
▲地毯活動-運用DISC模型認識自我及夥伴的特質
第三階段,講師運用DISC模型帶領成員進行地毯遊戲,從中讓成員知道自己的特質、夥伴的特質、並用別人的特質做溝通。第一步,透過走路快慢及颱風來會關注傷亡人數,還是颱風路徑,將成員分成四種類型,並發下不同顏色的便利貼。走路快在上面、走路快在下面;另外颱風會重視傷亡人數、級數的相關數據在左邊(綠色或黃色)、關注人、颱風後所需要的物資在右邊(紅色或藍色)。講師分析講到左邊是重視事情、右邊是重視人與感覺。上下的差別則是,上面的人是願意有承諾的、很願意支持別人,他們的生命意義在於被需要到,就會覺得自己很有價值。下面的人,可以當很好的參謀軍師或幕僚,例如精算師的職業。講師說明完畢後,請成員於剛剛拿到便利貼上面寫上自己的大名,並貼在地毯中的相對位置,讓成員知道其他成員的特質以及思考合作的模式。上午課程就在三階段的活動帶領中,讓成員除了更認識自己外,也能瞭解其他夥伴的特質。
▲DISC模型理論介紹
下午課程一開始,講師請成員反思「來當Mentor想要創造什麼價值?想要帶給大家什麼?」接續進行最佳魔鏡的許願團體活動,請成員找一個自己最佳魔鏡的夥伴,身為魔鏡只能重複對方的話,並用真誠的祝福回應,以正能量的交換,進而肯定自我。同時講師提及,根據研究顯示,當真心想要成為的時候,講出來成功機率比放在心裡成功率多70%以上;如果告訴別人,請大家祝福,那達成機率則由80-85%以上。並提醒成員當未來對自己有質疑的時候,不要忘自己的初衷,可以回想起今日的課程對鏡子自我練習。在講師示範完畢後,每個人都依序分享自己的嚮望,例如:自立Mentorㄚ軒想開店成功、小昕想要成為一位優秀的女飛行員、君君想要成為TOEIC 750分的人...等。
▲拍賣好點子-成員練習邀請夥伴加入2019自立Mentor說帖
接續講師透過「拍賣你的好點子」活動,邀請成員從剛剛學習到不同類型的行為風格後,思考需要怎樣的說帖與對方聽得懂的話,可以成功邀請對方加入2019 自立Mentor的行列。此課程帶領大家從瞭解自己到理解他人,講師提醒成員「未來不管Mentor的成員是誰,我們都在建構一個高效能團隊,不管這些成員來自四面八方,我們都可以自動補位。」並請大家思考心目中理想的團隊,例如關懷、溫暖...。成員產出有內在與外在,包含:合作、檢討、傾聽、有效率溝通、接納包容...等,並將所有成員的產出進行歸納,最主要元素包含傾聽、接納、檢討反省、互相尊重、有愛....等,講師提及,這些加起來的元素就是2019 自立Mentor團隊。
▲理想的團體元素
最後一階段,講師請成員各自分享今年的參與心得。自立Mentor小蓉說:「一開始覺得自己遇到最大的困難是,覺得自己沒有太大的生命歷程可以分享。但是後來發現,機構還是有很多孩子需要被關注,而不是他穩定成長就被忽略。也想跟院生說「你們其實沒有太大的不一樣,不要為了自己的過去而否定自己。連續擔任三年Mentor小蔡說:「很開心能有機會,再次將經驗傳給機構師生」;擔任Mentor兩年經驗的雷雷說:「當初會參與這個活動,期待自己的分享能夠緩減將離園的孩子面對自立的焦慮。」初次參與的小昕也提到,自己特別緊張焦慮,前面幾場努力讓自己在台上穩穩的將自己想分享的東西,幾場下來也將分享內容做多次改變,讓自己更突破過去的框架,期待機構的園生,可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透過每個階段的目標,找到屬於自己的夢想。
聽完Mentor的分享後,講師也感性的說:「透過一次一次的分享過程中,我看見每位成員內在外在一次次的成長。那是對自己的信任,也是對CCSA的相信。這個團隊就像一個大圓圈,線拉來拉去、交錯的;每個人都是一個點,都可以讓交錯有美好的牽引與支持,並與對方連結上。」
今天的整日回顧活動,講師藉由九宮格、DISC理論、最佳魔鏡等不同活動,來引導團體成員從認識自己到瞭解彼此的關係、並從中建立可貴的信任關係與凝聚力。講師最後也提醒成員,團體是由一群人聚集而成,性格相似的夥伴相處容易,但性格不同夥伴或許在一起可有更多合作效果,不論能力或條件都能成為彼此互補的好搭擋。此次的回顧團體,就在歡笑中畫上句點,我們也期待,2019自立Mentor能有你我的加入,再創更多的價值與感動!(CCSA方案組 / 陳秋豪 社工專員)
▲活動後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