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陰雨綿綿,本會(CCSA)洪錦芳秘書長陪同南投埔里良顯堂基金會附設陳綢少年家園、普賢慈海家園的主管、同仁來到新北市中和區的CCF家扶大同育幼院,參訪這具有六十年歷史,服務貧困、失依、受虐及發展遲緩孩子,也不斷與時俱進的機構。
民國42年創設的大同育幼院
大同育幼院在現任黃劍峯院長帶領下,推動育幼安置、早期療育和社區服務為三大主軸,而育幼安置中的「自立生活服務」是此次參訪重點。
黃劍峯院長簡介機構服務內涵與特色
育幼部
為了符合兒童身心需求,大同育幼院安置服務採有歸屬感的「家庭式教養」,走入扶幼館,映入眼簾是恩慈家、信實家、仁愛家與和平家的大字報。經過社工解說,得知多是混齡、混性別的小家,安置國小到國中的孩子;唯有和平家則是國中以上,需通過自立能力檢核才能申請入住,具有「中繼家庭」的功能。一般每家有二位專職生活輔導員進行家庭管理、課業輔導與常規教導,同時配置一位社工員進行個案管理、自立準備等輔導工作。
扶幼館
瀏覽四個家庭的隔間與傢俱擺設,有客廳、餐桌、臥房、廚房及課室,而牆上有畫作、壁貼,櫃子陳列玩偶、收藏品,可感受溫馨氣氛;客廳白板有著行事曆、生活常規與輪值表,都可見家庭化的教養原則。
自立生活服務
一、 自立生活三階段:此次參訪目的是「自立生活服務」。陳欣涵社工員向大家解說:「大同育幼院自99年起,整合、拓展過去各項離院準備服務經驗,嘗試規劃系統的『自立生活協助方案』,協助院童離院自立生活。透過三階段能力培養,幫助孩子從『自立能力建構』、『自立生活準備』,最終達到『自立生活適應』狀態。」自立能力的建構,著重基本生活技能的養成與自立能力培育,自立生活準備致力管理訓練,是指自立生活訓練、自立生活基金與穩定就業三部分。
二、 自立生活協助:陳社工也詳細介紹了「基本生活技能養成計畫」、「自立生活能力培育計畫」、「自立生活協助方案」與「自立生活基金補助方案」,並帶領大家參觀院內的自立宿舍;從方案策劃到執行,從宿舍的硬體設施到自立的養成訓練,都可看到社工們對院生用心的付出。
參觀院內自立宿舍
在「基本生活技能養成計畫」上,院方參考衛生福利部中區兒童之家設計的「院童基本生活技能檢核表」,分齡進行能力訓練及檢核,包含個人儀容、家務清潔、財務管理、簡易烹飪、社交技巧及用品修繕等六面向、83項檢核。各於院童入住後1個月內,連同初步評估表進行初檢,將訓練納入生活輔導計畫,並進行每季能力複檢,完成全數技能訓練後符合自主生活訓練資格。
「自立生活能力培育計畫」中,自立生活能力評估以12歲~15歲、15歲~21歲為評估指標,每半年進行個人自立能力培育計畫和記錄,並結合青少年自立生活能力量表、自立生活能力學習存摺、自立生活能力培育活動、自立生活能力培育自辦課程、自立生活能力培育外界課程、自立生活體驗營隊、自立生活工作體驗、自立生活經驗分享與座談…協助培育自立生活能力。
「自立生活協助方案」則需軟硬體的建構,大同育幼院利用院內空間建置自立宿舍與中繼家庭,並也實施院外租屋方式。年滿12歲且具備基本自立生活技能的孩子可申請自主生活管理訓練,經評估會議同意後,即可簽立「自主生活管理訓練參與」契約書。包含了參與相關課程及志願服務、每日填寫生活日誌和帳務記錄、每月填寫生活評核表和整理收支記錄,當孩子逐步完成這些訓練內容並通過評估與結訓後,可正式入住自立準備宿舍啦!
院內自立宿舍
「自立生活基金補助方案」是針對15歲以上的少年在教育、社會參與、生活三面向給予經費補助或獎勵金。教育部份提供註冊、課後輔導或補習的津貼,也設置獎學金;個人成長與社會參與獎勵金則在鼓勵穩定就業及專業技能的培養;生活費用補助則是支持三餐、租屋與交通開銷。
大同育幼院也就自立生活協助方案提出三大參考建議:
1.中長期安置機構具自立生活協助服務提供優勢─個案關係可作為自立準備及離院後適應協助的最佳選擇。可與其它自立方案互補,需人力與經費支持。
2.優勢、充權觀點與自立生活協助方案精神相符─以優勢、充權觀點協助少年培力,有利少年自立能力發展。機構中創造互助、學習及迎向未來的正向氛圍亦為服務成效。
3.自立生活協助方案之推行首重機構工作人員之倡導與共識─全面性推行強調社會及全體工作同仁共識與共事。常需挑戰傳統的教養觀點,是此方案執行的較大負擔。
以正向話語鼓勵孩子
提問交流
了解育幼安置、早期療育和社區服務三大主軸後,CCSA社工部主任、培立家園主任也就孩子若無法適應、必需轉換安置機構或自立宿舍議題,以及中長期安置機構如何強化「替代親職功能」…提問與交流。CCSA洪秘書長回饋肯定大同育幼院的自立服務經驗值得業界學習,並強調機構需落實「教育愛」-是長久、無私、豐富、有要求與節制的愛,所以正向充權的同時,需給予陪伴、信任、開放對話的空間。
CCSA洪錦芳秘書長回應與致謝
此次大同育幼院的短暫參訪,真實體會院生的成長旅程。運用助人專業、連結廣大資源,為使孩子能夠在失家之後,重新感受被愛、珍惜、造就,彌平缺口再塑新圓,實在是育幼安置機構的工作人員永懷的使命與願景!(CCSA秘書處/常琬瑤特助)
大同育幼院黃院長(中)、陳綢少年家園董事長(左二)、普賢慈海家園園長(左三)及同仁們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