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A長期將心理師資源導入機構,12月8日於勵馨基金會-彰化甜馨家園舉辦「就業有伴」職涯探索團體,邀請廖靜芳心理師帶領十多位院生探索其個人特質及職涯規劃。
廖心理師依成員年齡與程度不同,上午為「國中」團體,以「探索自我特質」為主,藉由同儕、心理師的回饋,幫助學員更認識自己,並了解適合自己的職種。下午「高中」團體,則幫助高中職學員,建立對未來的具體規劃,並進一步看見就業可能遇到的難題,再透過討論,一起找到適當的解決方法。
高中團體照
國中團體照
上午,心理師先以小活動來熱絡氣氛,邀請12位國中學員進入團體,接續「特質大頭娃」活動,請其思考自己擁有哪些的特質?再透過心理師引導,瞭解每一種特質可發展不同的能力及專長。學員也練習彼此回饋,由他人眼中所見,發現不一樣的自己,並互相讚賞。團體尾聲,心理師以Holland的「人格特質與職業環境表」作為總結,讓少女更清楚自我特質所適合的職業或職種。
心理師藉由遊戲讓少女專注於團體學習
少女彼此分享自己與他人的特質
下午,心理師針對6位高中職學員設計「生涯計劃書」,帶領大家討論三年、五年、十年後的自己「會成為怎樣的人?」;透過不同向度的分析與具體化,誘發學員對生涯有更清楚的想法;輔以「職業性向測驗」討論測驗結果是否與想從事的工作一致?進而探討不同職業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引導思考自我可能面對的挑戰、如何克服?以增加個人求職的現實感與評估能力。
心理師解說「職業性向測驗」的進行方式
透過本次團體,學員得以釐清個人特質,作未來選擇職場的參考,以及是否繼續就學?相關能力培養的方向…,有益提升自立生活之就業力及工作穩定度。整體回饋問卷中,學員對活動的滿意度達4.24分(滿分5分),而從學員具體回饋也見學習成效:「知道自己有什麼特質,可以知道自己能選擇什麼類型的工作」、「我學習到就業方面和與人的相處,我發現我的特質、可以找到的就業機會…」、「找出自己想要的工作、安排自己的未來」…等等,顯見本次團體確實有所幫助,發揮資源效益。(CCSA中區工作站/黃筱媛 社工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