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CCSA)北區工作站於107年2月6日辦理「CCSA自立服務暨青少年自立歷程分享會」,共22個單位,50人次參與,含社政(社會局處、家防中心、安置機構、少服中心)、警政、教育及司法單位等,希望藉由本次分享會,讓更多少年服務工作者一起成為自立少年的支持網絡,陪伴失家孩子在社區穩定生活。
本會秘書長洪錦芳於開場致詞時勉勵:「雖然外面天氣很冷,但看到那麼多人願意為臺灣兒童及少年的議題聚集在這邊,我感到十分溫暖,希望能用五年的工作時間改變兒少未來的五十年。」 接著由北區組長趙婉婷社工師報告「CCSA服務流程與現況」、「106年度新北市少年自立生活適應協助方案」執行概況及「107年度新北市提升青少年自立生活適應協助服務量能方案」服務項目。趙組長分別介紹「開案階段」、「準備階段」、「工作階段」、「結案階段」之期程與內容,使與會者更了解自立服務的概念及精神,並分享106年服務成果與107年方案規劃,幫助網絡夥伴瞭解自立少年的樣貌與自立服務的趨勢。
▲洪錦芳秘書長勉勵少年服務工作者:兒童及少年工作不能等待
▲北區組長趙婉婷介紹CCSA服務流程與現況
在自立服務分享階段,高金福社工以「找一件事情來做吧」為題,分享自身成長歷程如何影響其看待少年的生命樣貌:「不論社會的觀感是正面或負面,我們都應該學會『欣賞』少年的能力;從中找到工作的契機,協助少年有穩定的力量,並將成功經驗複製到其他生命事件中。」此外,高社工認為社工應該要尊重少年「想要成長」,一位已結案少年曾給予回饋:感動與感謝高社工陪伴至生活穩定,正式邁向自立後的人生。
▲北區社工高金福認為需要協助少年找到「穩定的力量」
北區社工林凱捷以從小到大的夢想為引,反思自己無論多荒謬的夢想,所收到的回應皆是「回饋」、「讚美」及「祝福」,當少年與社工討論夢想時,社工是否也可予以正向回饋?林社工以「那些築夢少年教我的事情」為主軸,分享三位少年的逐夢故事,認為「夢想應該被尊重」、「在談論夢想前要先顧好生計」,以及需協助少年學習「如何維持夢想與現實的平衡」;並在最後提醒:所有焦慮情緒都是社工的,但是生活與夢想是少年的,別讓社工的情緒及價值觀阻礙了少年的未來。
▲北區社工林凱捷認為「少年的夢想應該被尊重」
北區組長趙婉婷分享105年的服務案例:在這一年間少女雖然曾失聯,在出現時已未婚懷孕且生活不是主流認定的「穩定自立」,但不曾因此將其結案,因其認為服務自立少年是「反覆」、「等待」及「陪伴」的過程,也分享為什麼一個自立少年需要長時間的服務,以及服務「從個人到家庭」、「從自立到而立」的需求。
▲北區組長趙婉婷陪伴少女「從帶刺到柔軟」的歷程
茶敘時間後,由四位北區自立少年、少女分享自立的經歷。少女小君講述16歲家庭遭逢變故後,帶著妹妹開始自立生活,如何一一解決其中的困境,並從就學獲得成就,一路讀到研究所;小君也整理了自立以來的工作經驗與求職資源,最後向CCSA社工表達感激:「很高興自己自102年起即擔任自立青年講師,至安置機構分享自立歷程,能夠幫助相同境遇的孩子。」
▲小君期許自己「人生後半場的馬拉松不只更穩還要更快」
少年阿德分享了安置經驗與心路歷程:「安置時間應該算是我最開心的時光,但是限制使用手機讓我不能跟同學建立關係,因此我開始踏上自立之路。」離院初期的生活充滿了自由,但也亂了分寸,短時間內遭逢失業、休學、無處可住,直至社工協助住進自立宿舍,才逐漸穩定、思考未來;現在,阿德已服完兵役並復學就讀美工科,更在銀行從事美編工作。
▲阿德分享安置經驗及心路歷程,回歸校園並逐步追夢
就讀流行音樂系的少年阿成,分享自立生活前後的落差,其提到雖然在安置機構有做過自立準備,也有信心自己可以生活得很好,但實際離院自立後,才真的感受到現實的辛苦與壓力,甚至壓縮了學習音樂的時間與心力;為了維持生計,阿成嘗試不同工作、兼差零工,並邀請同儕分擔開銷,期待找到生活與夢想的平衡。阿成最後說道:「音樂是我的生命,而可以維持夢想是因為有很多人的陪伴。」未來他會努力增進自己的專業能力,尋得駐唱機會,讓工作與夢想結合。
▲阿成期許工作與夢想可以結合
少年家家分享自己與社工相處的寶貴經驗:「感謝我的社工在我最黑暗無助的時候,給予我空間與時間,如此『信任』我!在那一年的時間裡,我們很少見面,但我感受到尊重與信任;一年之後,我很願意跟他討論許多重要的事情,因為他願意信任我、所以我也願意信任他……。」家家也分享到,雖然一路上有許多人不看好就讀哲學系的她,但她是在充分理解自己的興趣下考上理想的大學,成績也名列前茅。相當熱愛園藝的家家也將開始學習園藝治療,期待未來可以學以致用,最後她用最愛《哈利波特》勉勵自己:「我們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但我們可以選擇未來要過怎麼樣的人生。」
▲家家相信「社工相信她」,也確實展穩定生活的積極性
最後,現場參與夥伴給予自立少年及社工熱烈的回饋,如:「透過少年與社工的分享可以更知道少年需要的是什麼」,也有與會社工分享道:「因為自己的工作是短期服務,透過少年分享更能理解少年自立後的樣貌。」丁子芸督導則回饋:「CCSA最大的資產是社工,因為我們讓服務對象感受到另一種服務的模式。不僅是一個社工在服務他,而是整個團隊在服務。這有一個很大的意義是:讓少年知道CCSA一直都在!」此言點出了CCSA的服務精神,也希望藉由本次分享會,讓更多少年服務工作者一起成為自立少年的支持網絡,陪伴他們在社區穩定生活!(北區工作站/林凱捷 社工師)
▲參與夥伴給予回饋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