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故事

學會規劃,走向自立|琳琳的故事

透過支持與陪伴,練習生活規劃,走向穩定與自信未來

      琳琳,今年 17 歲,從事飲料店的工作。每天忙碌在櫃檯與煮茶之間,她總是細心又專注完成每一份飲品。雖然現在的她已能穩定就業、妥善支配生活,但這一切並不是自然而然,而是來自一路以來不斷的挑戰與努力。剛開案時的琳琳,經常因為過於心軟、急著將錢歸還給朋友,而把薪水全數用於還款。雖然這樣的誠信與負責態度令人佩服,但結果卻讓自己陷入經濟危機,連基本的生活開銷都難以維持。她坦言,那段時間每天都充滿焦慮與不安,覺得「怎麼努力賺錢還是覺得不夠」。

      在社工的陪伴下,琳琳開始學習將薪資分配:多少用於生活,多少償還債務,多少留作儲蓄。雖然一開始很不習慣,但經過不斷調整,她慢慢能夠維持基本收支平衡,也逐漸感受到「穩定」帶來的安全感。更大的挑戰,是她身為一名未成年少女,求職路並不順遂。許多店家因為年齡與經驗而婉拒她的應徵,她也曾一次次感到挫敗。每一次的拒絕都像是一盆冷水,但她不願因此停下腳步,反而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工作。」

      她鍥而不捨地主動應徵多家飲料店。經歷數次挫折後,琳琳終於獲得錄用。進入職場初期,她需要快速記住眾多飲品配方,也要學習面對高峰期的壓力。雖然過程辛苦,但她願意多花時間練習,甚至會在休息時默背流程。慢慢地,她不僅能獨立完成工作,還能協助新人適應環境。隨著時間推進,琳琳在生活中展現越來越成熟的態度。特別是在每次與社工一同前往全聯採購時,她逐漸顯示出清楚規劃的能力。琳琳能明確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並依照應急狀況去做取捨。雖然偶爾仍會因為預算不足而抱怨「錢不夠花」,但最後她總能冷靜調整,確保資源被妥善運用。

      在這個過程中,「全聯幸福手推車」的資源發揮了重要的幫助。這份支持不僅解決了琳琳生活的迫切需求,更成為她練習理財規劃的最佳教材。她學會將愛心手推車資源與自己的薪資收入搭配使用,先思考必需品,再考慮其他消費,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漸漸地,琳琳開始有了財務管理的概念,也懂得如何為自己建立簡單的經濟規劃。這樣的學習,不僅改善了當下的生活,更為她的自立奠定了基礎。在人際互動上,琳琳雖然仍覺得孤單、缺乏親近朋友,但她學會把重心放在工作與生活的改善上,並從家庭支持與社工陪伴中獲得力量。她曾說:「如果我現在不努力,以後就什麼都沒有。」這句話展現了她對未來的決心與勇氣。如今的琳琳,已能在飲料店穩定上班,懂得規劃收支,也能冷靜應對生活中的大小挑戰。雖然仍有債務與壓力,但她正在一步步償還,也努力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秩序。她的故事沒有戲劇性的奇蹟,卻是一段真實又動人的歷程。

      琳琳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即使起點不完美,只要願意嘗試與堅持,就有機會走出屬於自己的路。也感謝全聯幸福手推車資源,讓她能在生活支持下,慢慢學習理財,學會規劃個人經濟,並努力培養良好的財務管理能力。琳琳的努力,正是「自立」最珍貴的力量——一種從困境中長出來的勇氣與希望。(北區工作站/張妤婷 社工師)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