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師,你為什麼會想當社工啊?」某次在矯正學校的會談中,武吉這樣問我。「當初覺得社工這份工作能幫助別人又能領薪水,蠻不錯的,就決定去念社工系。你對社工有興趣嗎?」這樣的提問,不只是服務對象,親戚或初次見面的朋友也常常感到好奇。
「社工系會很難考嗎?我喜歡跟別人聊天,應該蠻適合當社工的吧?而且目前也不知道出去之後要幹嘛,好像什麼都可以。」武吉說完後,有些靦腆地笑了笑。「我也覺得你很適合!你表達清楚、情緒穩定,只要是跟人互動溝通的工作,相信你一定做得很好。」武吉因為童年家庭變故,加上曾從事詐欺的經歷,使他性格內斂、成熟、善於觀察,具備助人工作的潛質。於是我順勢談起他的生涯規劃,協助他盤點現有的優勢,鼓勵他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高中學業,為實現夢想累積實力。
不久之後,武吉從矯正學校返家,與從小照顧他的爺爺奶奶同住。白天在法式餐廳製作點心與前菜,晚上則在高職進修部繼續餐飲課程。奶奶經營麵攤,兩人平時各忙各的,卻有著十足的默契,彼此的生活習慣與喜好一清二楚。「老實說他對讀書沒興趣啦,但他也不笨,能讀多少書是他的本事,我就負責叫他起床就好。」像許多台灣家庭一樣,家人不常口頭表達愛,卻在生活中的點滴展現深厚情感。
「前幾天有獎狀寄來,你要不要看?我去拿給你。」突如其來的喜訊讓我摸不著頭緒。原來是眼前這位正在嚼檳榔的少年,在矯正學校參加國家圖書館的青少年策展競賽,用新詩呈現閱讀心得,獲得評審青睞。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張獎狀,我便提議替他拍張照,留下這珍貴的第一次。
為了償還過去詐欺案的賠償金,也為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武吉努力工作,無縫接軌的從法式餐廳、裝潢學徒,換到鐵板燒師傅。「我喜歡和客人聊天,知道他們喜歡什麼後馬上調整,我覺得很有成就感。」看著他滿足的笑容,我知道他找到了自己擅長又喜歡的工作。
隨著工作穩定,學校也迎來畢業季。雖然因學分不足無法取得畢業證書,在女友的鼓勵下,武吉以同等學歷報名了離家較近的大學進修部。他的女友是高職時的同班同學,自從戀愛後,他不再嚼檳榔,出門也會用心穿搭,雖然仍是全身黑,但氣質已大有不同。
「你要來看我打格鬥比賽嗎?我晉級到決賽了喔!」原來他早年做詐欺時學習拳擊以求自保,沒想到這次鼓起勇氣報名比賽,竟一路挺進決賽。比賽現場有主持人、評審、醫護人員,還有攝影師現場轉播。隨著音樂與人群的鼓譟,我的情緒也逐漸高漲。當主持人介紹時,武吉穿著 T 恤與短褲,從布簾後方走出、登上擂台,我腦中閃過他這幾年的轉變,眼眶不禁泛紅。
比賽很快結束,武吉未能晉級下一回合。「還好只是皮肉傷,明天還能回去上班!能打到決賽,我已經覺得很爽了。」語氣中帶有不甘心,但更多的是豁達。
如果人生是一道料理,武吉的務實就像是一把穩定的鍋鏟,耐心翻炒著生活、工作與升學這些食材。並加入愛情的甜味、興趣的辛香,讓這道由他親手掌廚的人生料理,漸漸呈現理想中的風味。
(CCSA中區工作站/陳怡潔 社工專員)
▲武吉與青少年策展競賽獎狀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