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華從小沒有跟家人一起生活過,在社工、機構人員的陪伴下長大,走過了人生許多不容易的階段。長大後,靠著女友、教會阿姨與朋友的支持,他一步步摸索出自己想過的生活樣貌,也逐漸走向穩定自立的軌道。
記得最後一次陪同阿華使用「全聯佩樺圓夢社會福利基金會—愛心育苗計畫」購買物資的那天,他輕描淡寫地說:「這應該是最後一次買全聯了吧。」語氣裡既有點遺憾,又帶著一種「我可以了」的篤定。那一刻,我不太確定他是在感慨資源的終止,還是在為自己的成長默默自豪。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和女友依然耐心挑選,仔細計算預算,把需要的物資一樣樣放入購物籃。過程中,他也主動排除那些暫時不急需的項目,結帳時還笑著說:「用不完的就留給下一個需要的少年吧!」語氣中有股說不出的灑脫與體貼。
那一次的採買,並不只是資源的結束,更像是一種對自我能力的認可——「我可以自己來了。」
另一段讓我深刻感受到阿華成長的時刻,是在今年5月的海上釣魚活動。一開始,他對於要和不熟悉的夥伴共處一艘船感到遲疑,甚至在登船前傳訊說:「我還在想要不要上船啦……」但在幾句鼓勵後,他還是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
雖然那天大雨滂沱,卻澆不熄他對未知的好奇與嘗試。從拿起釣竿的那一刻起,他便不停地問:「要怎麼知道魚上鉤了?」「釣線要放多長?」他邊問邊學,仔細觀察、試著模仿。不久後,在一次又一次的放線與收線之間,他終於成功釣起了兩條魚!那一刻,他眼神中閃耀的,不只是興奮,而是一種「我真的辦到了!」的光芒。
不過,阿華的挑戰還沒結束。第一次看見活蹦亂跳的魚時,他嚇得完全不敢靠近。站在一旁的我只能一邊示範一邊安撫他。第二次,他仍是觀望;到了第三次,他終於鼓起勇氣,小心地抓住魚身,用剛剛好的力道控制住它,將魚安穩放入冰袋中。
「哇!你成功了耶!」我忍不住讚許他,他卻淡淡一笑,像是不以為意。但之後的他,已經能獨立操作釣竿、收線、抓魚,甚至能教其他人怎麼做了。後來他釣了快十條魚,還會主動幫助遇到困難的夥伴,最後開心滿載而歸。
阿華的故事,不只是學會釣魚這麼簡單,更是一段從懷疑到相信、從害怕到跨越的旅程。他用行動證明,自己可以學會、可以突破、可以前行。生活裡,我們都會遇到陌生與挑戰,有時會退縮、有時會想放棄,但只要不斷嘗試、不輕言放棄,就能在一次次經驗中找到「原來我可以做到」。
如今的阿華,雖仍在自立的路上努力著,但他已經擁有面對生活風浪的勇氣,也懂得在困難中尋找出口,把每一次的挫折轉化為經驗,把每一次的學習累積成長。他正在一步步,長成自己期望的大人模樣。
(總會社工部 楊佩穎社工專員)
▲阿華參加本會海釣活動,勇敢嘗試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