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對失家兒來說常是又愛又痛的字眼! 有媽的孩子是寶,但有了家人如無法好好溝通,親情也常是枷鎖,甚至於是橫亙在兩代間無法跨越的鴻溝…
阿為,長得濃眉大眼,身材挺拔,來自台東,典型的原住民青年;喜歡運動、在老師同學眼中是一個健康活潑的大男孩,然而家中食指浩繁,父親原有的務農工作受困於大環境景氣不佳,影響阿為國一、國二青春叛逆時期的貪玩與好奇,和哥哥犯下偏差脫序行為,被裁決安置中途家園,後來轉介至本會(CCSA),卻因社工用心輔導,讓他在升學、就業,甚至與家人相處的關係,都有很大的轉變!
協助度過逆境 樂觀成長 感恩惜福
原本接受安置的青少年,多因原生家庭疏忽教養,對周遭的人事物有著善感脆弱的心;阿為則不然,他自認是原住民天生樂觀的因子,讓他待人熱情,善於照顧人,問他這一向有何成長?阿為樂觀且感恩的說,CCSA除給了生活扶助金,更提供他在過渡期間的短期住宿,及往後的租金押金補助等,讓他無後顧之憂,更能從容升學求職,穩定就業!
CCSA社工也從不同角度耐心輔導他用更成熟的態度待人處事,助益他開始學習獨立,多些思考,不再像以前一樣任性妄為!阿為不否認之前與家人的關係僵持對立,因為只要犯錯,父親對他總是打罵,也讓他更激憤叛逆來逃離父親的管教;父子關係一再陷入惡性循環,直到最後被送往警察局。
用關愛打開禁錮的心
之後,CCSA社工常從旁提醒與叮嚀他關心家人近況,而父親也意識、改變傳統的打罵方式,都促動阿為敞開禁錮的心,懂得體察為父的關愛都深藏內心,如今他只要放假就回台東老家省親,他提起父親會叫他起床、別誤了火車時刻…他已懂得這是父親對子女最質樸的關愛。
回顧阿為在CCSA社工的輔導與自我努力下,不再是個忤逆的血氣少年郎,而是越來越懂世事與自立,還在社福單位打工,將過往的受助經驗,轉換為服務社會的好榜樣,值得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