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是去年來到服務站找尋幫助的一位女生,還記得那年她還不到二十歲,臉上流露著堅強而辛苦的神情,彷彿已經歷了許許多多磨練與艱辛。「聽說你們可以給我一些協助。」這是她跟我說的第一句話,簡單而直接。
在了解過後,認識到小玉其實已經是一個母親的角色,養育著一個只有1歲多的兒子。在自己年輕時早早便離開了家裡,獨自在外生活,雖然生活不容易,但還算過得去。直到近年成家後育有一子,生活壓力漸漸增加,在此時適逢丈夫因事無法陪伴在身邊。兒子、經濟、生活、工作,林林總總的壓力使小玉難以喘息,故期盼在這裡能夠尋找到幫助。
在會談的過程中,社工充分感受到小玉的努力及困難,獨力扶養起一個孩子所需要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除了情緒上的支持外,小玉也十分需要實際的資源來減輕經驗上的壓力。其後社工便協助尋找一些可使用的資源及教育媒材,希望能讓小玉的生活不至無法負荷。
在小玉的工作慢慢步上正軌後,收入也比較穩定,雖然工作非常累,休息時間沒有太多,每月休假時間也只有幾天,但小玉對此沒有任何的埋怨或談論工作辛苦之處,而是拿起手機,跟社工分享著自己兒子的近況,似乎所有的疲倦在這一瞬間都已消失不見,剩下的只有對兒子滿滿的愛。
有一次跟小玉談起兒子的近況,小玉彷彿下了一個非常艱鉅的決定,向社工說道:「近期我想要把兒子交給前夫,先代為照顧。」這句話跟小玉一直的作為非常不同,令人很是擔心是不是發生了甚麼重大的事情影響著她,社工按捺住內心的擔憂慢慢跟小玉了解原因,看著小玉整理了一下情緒,緩緩的說出了以下的一段話。
「社工你還記得我跟你說過,我的家庭背景嗎。我從小在家中感受的都是跟兄弟姐妹的比較,有東西都會先給哥哥姐姐,留給我都是次要的。所以想要到外面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我沒有繼續念書了,雖然辛苦,但我自己生活還過得去。最近看到兒子漸漸長大,令我不禁擔憂起來,我真的有能力照顧好他嗎?我工作才開始穩定,每天到家已經很累,陪兒子的時間不多,經濟一直也很吃緊,更何況之後他念書的話,那怎麼辦,以我的能力如果兒子問我問題,我也回答不上來,因為我念的書不多。我想…短期之內先交給前夫照顧兒子,前夫的教育、家庭狀況都比我更穩定,我也能常常看兒子,等經濟更穩定再接回來。兒子現在跟著我,只會吃苦,不能讓孩子走上我的後路。」
很沉重的決定,背後涵含的是濃濃的母愛。社工跟小玉分享自己的看法,讓小玉看到自己的努力、對孩子的愛、工作的表現、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能力,身邊也有許多人陪伴著一起幫忙孩子,並不是一個人獨力奮鬥。小玉笑笑說再考慮看看。
▲夠用就好
在「財團法人全聯佩樺圓夢社會福利基金會全聯幸福手推車-公益福利卡」計劃的支持下,社工帶著小玉添購生活所需的物品,過程中一再向小玉討論及詢問:「還有甚麼需要買的嗎,每位學員分配的金額都是平均的,你還有可以購買的部份。」得到的回應也是簡單而直接的一句,夠用就好,其他的留給更需要的人。惜福、知足、努力、愛護、承擔這種種精神都能在小玉身上看見。
▲帶著希望
懷著對將來的希望,配以努力不懈的精神,再加上大家的幫助及協助,期盼小玉能繼續一步步的走下去,走向理想中的未來。(CCSA東區工作站/林展邦 社工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