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2萬名中離生徘徊在生涯十字路口,茫然無助,本報一系列報導引發關注。高雄市教育局表示,新學期開學後,要求各校在學制轉換空窗期加強追蹤輔導,學生辦休學過程,簽名家長身分查證會更嚴謹。專家呼籲各部會別各行其是,應集中力量拉中離生一把。
中華育幼協會CCSA創辦人洪錦芳直言,中離生迫切需要職訓,許多中離生不僅是失學、失業「雙失」族群,更是失家孩子,需要生活、教育、職業等整體協助方案,政府協助中離生政策未全面性整合,照顧責任分割在教育部、青年署、勞動部、法務部等,政策未彼此銜接,建議教育系統、社政、勞政應攜手,開辦提供膳宿職訓方案,可鎖定建築業、長照等缺工產業先試行,幫助中離生培養一技之長。
洪錦芳說,15至25歲是人生關鍵時期,保護兒童、照顧青少年是不同對策,少年必須學習自立,要有活下去能力,她在高雄等地成立自立宿舍,社工陪伴孩子找人生目標,等待改變契機出現。
洪錦芳說,她推動自立服務13年,接觸過上千名中離或失家孩子,這些孩子也許他們生活方式和節奏不在主流社會軌道上,但他們還年輕,若能提供機會與資源,就有翻轉機會。
「小強故事就是中離生典型處境!」洪錦芳說,家住高雄的小強高職階段換3所學校仍沒畢業,住過中途之家,輾轉來到自立宿舍,社工陪伴他完成高中、二技,他最近考取軍校,有了穩定收入,租屋在母親住的療養院附近,想在休假時多陪伴媽媽。中秋節前夕,小強帶一盒鳳梨酥探視洪錦芳,感念洪在他徬徨時,引導他找到方向。
台灣照顧管理協會理事長張淑慧認為,中離生家庭教育仍是重要一環,要建立孩子與家的連結,增強復學或穩定就業可能性,將少年與周遭更大世界連結起來,才不會落入世代複製困局。她說,失業、失學、失家「三失」中離生若無法及時被拉一把,將演變成三輸,國家人力資源輸、孩子未來輸、家庭系統也輸。張也呼籲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應對這些孩子家庭積極輔導,讓家庭增能。
高雄市教育局表示,今年9月底,高雄中離生有853人,其中休學是大宗,有737人,持續強化社政聯繫,社會局協助比對中途離校生資料,勾稽脆弱家庭及保護性個案,以利回饋學校加強追輔。
中華育幼協會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地設有自立宿舍,讓中離、失家孩子有棲身之處,社工引導孩子發揮潛能,也重回正軌生活。圖/中華育幼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