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自由時報:自立少年化身自立Mentor 10年來陪伴逆境學弟妹走出人生之光

幫助有需要的逆境少年重新站起,如今這些自立少年也化身自立Mentor,用人生故事鼓勵其他學弟妹,帶來一道光,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

▲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推動自立服務,幫助有需要的逆境少年重新站起,如今這些自立少年也化身自立Mentor,用人生故事鼓勵其他學弟妹,帶來一道光,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記者吳柏軒攝)

家暴、貧窮、司法案件,諸多逆境成為社會一群青少年的人生阻礙,更被迫成為「失家兒」受安置,但滿18歲成年就要離開安置體系,然而逆境有時並未消除,孤身一人又貧窮導致吃飯、學費、健保費都成問題,但透過社福團體與社工協助,10年來逾500人參與自立服務,100多人更化身自立Mentor(導師、顧問),回頭到育幼院鼓勵逆境學弟妹,走出人生之光。

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CCSA)致力扶助失家兒與逆定少年成長自立,協會理事長雷倩指出,自立少年在18歲前至少曾經歷一種逆境,如情感或身體自主權忽視、家暴、父母離異、親人精神疾病、自殺、濫用物質或入獄等,高達9成經歷4種以上,半數面對7種「複合逆境」,導致自立少年近5成重度憂鬱傾向、近4呈明顯焦慮傾向,呼籲各界協助、打破逆境輪迴。

CCSA今舉辦自立Mentor巡迴分享十週年,芸希因母親罹患思覺失調症,將過錯怪到自己身上,連父親兄弟都相信,遭到辱罵毆打,甚至關進廁所長達半年不見天日,15歲全身傷逃離接受安置,而後透過自立整理人生故事,沒想到在少女之家分享遇到學妹也相同經歷,「讓他們知道不是孤單的」,未來希望成為老師,幫助社會底層孩子走過一段路,「那怕只有一段路,就能讓青少年看見希望」

另名自立Mentor木木則分享過去貧窮,差點被迫休學,更一度淪為1%沒健保的族群,一度懷疑自己「爛生命有資格幫助別人嗎?」但如今也參與自立服務分享第10年,有位學妹因此自己分享後不提出休學申請。而葦德則是受到酒醉父親家暴多年,每天睡覺都要擔心遭球棒毆醒,而安置到育幼院又遭遇霸凌,直到某次自己沒有還手,育幼院長挺身罵對方,「對方打我我沒哭,院長幫我講話我很感動」,直言善良是選擇,從此思考回報,也曾與室友窮到2天只吃CCSA的白飯度日,如今化身自立Mentor,期待有一天能無意間幫助其他人。

而身揹司法案件的修元,曾在育幼院煮菜時想拿菜刀自殘、逃避問題,後來16歲受洗成基督徒,也透過CCSA自立服務加入存錢計畫,也把人生故事透過巡迴分享走了10年,曾有學生聽課時躺在地上說未來要當乞丐,後來改變想法、考上國立高職並取得想考的證照,「不只對生命回顧,更希望用正向影響更多弟弟妹妹!」

CCSA創辦人暨秘書長洪錦芳強調,政府推青年百億圓夢計畫,但這些失依失愛的逆境孩子需要更多資源,有的三餐不繼、即便心理諮商過仍想輕生,但救一個孩子成功就業,算年薪60萬元,其一生約可創造3千萬元價值,更大幅減少孩子走歪路所衍生的社會成本,「明天的罪犯是今天的偏差少年,是昨天的失愛孩童」,盼國家及各界重視。

監察委員葉大華指出,自己過去也從事兒少社福團體,希望繼續倡議相關議題,立法院正在審理「青年基本法」,該法條尚未明確提供自立服務經費,或許可推動,而社會安全網再怎樣綿密,也恐力有未逮,自立青年不能一直期待有人接住,而是須當外人接不太住時,有人告訴他們如何阻止自己往下掉,而自立Mentor也扮演此角色。

舉重國手郭婞淳也透過錄影,佩服走過低谷的自立青年,並願意把自己經歷分享給學弟妹,成為別人的光,「請相信自己,也要記得這世界上,一直有人相信你,支持你!再撐一下!」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