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花蓮善牧中心|Mentor經驗分享會

真實經驗分享,陪伴少年走向自立與希望之路。

      本會(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於114年8月6日(三)假花蓮善牧中心舉辦「再履行吧:Mentor經驗分享會」。由本會社工陪同三位Mentor與現場交流,共有9位安置兒少及6位機構工作人員參與。活動開始,由本會東區工作站許斯凱社工介紹協會的自立服務,並特別鼓勵在場少女們,未來若在自立生活過程中遇到挑戰或需要協助,都能就近向北、桃、中、南、東區工作站尋求支持;協會也將依實際需求,提供相應的資源與陪伴。   

 

[照片一:小鹿分享自立經驗]

      第一位分享者鹿鹿,雖然沒有安置機構的生活經驗,但成長過程中同樣走過許多風雨。她自小便目睹父母之間的衝突,甚至看到父母吸食安非他命的情景,這些經驗在她心中留下沉重影響;同時,因為在校人際互動不順利,也讓她對就學產生極大壓力。所幸當時有一位心理師陪伴,協助她逐步梳理情緒、學習理解與調整內心狀態,才讓她慢慢準備好重返校園。如今的鹿鹿已能穩定就學,更在高中時期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成為一名社工。她目前就讀於某大學社工系二年級,正一步步朝理想邁進。在分享中,鹿鹿也特別談到自己在情緒低落時的自我調適方式:聆聽音樂、找一個讓自己安心的空間、或與信任的人談談心,透過這些小步驟讓情緒逐漸平復,再重新面對問題。她的經驗提醒大家,即使生命歷程中有挫折與不安,只要懂得善用資源並找到調適的方法,仍能走向穩定與成長。

 

[照片二:小魚分享自立經驗]

      第二位Mentor小魚,勇敢地分享了她的自立歷程。她在13歲時相繼失去雙親,被送進安置機構。初期因情緒起伏劇烈,常以自傷表達痛苦,也不斷挑戰機構的規範與權威,甚至多次進出醫院身心科,無論在安置或學校都面臨嚴重的適應困難。15歲時,她提前進入自立服務,在社工的陪伴下,透過心理諮商、藝術治療、活動參與與職業試探,逐漸穩定下來,並找到調整情緒的方法。離開自立宿舍後,小魚與二姊同住,體驗到生活中的摩擦與現實壓力。透過這段經歷,她逐漸學會如何管理金錢與時間,並強調建立正確金錢觀的重要性。她提到自己曾因借朋友一萬多元,最後僅收回2,500元,這次教訓讓她深刻理解借貸風險與友情的代價。在分享的最後,小魚以「人生就像紅綠燈」作為比喻,說明每個人都會經歷紅燈的停滯、黃燈的調整,以及綠燈的前行。她鼓勵大家在紅燈時學會沉澱,在黃燈時謹慎準備,在綠燈時勇敢前進,如此便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步向前,實現心中的目標。小魚的生命故事真誠而有力量,她的成長歷程引起在場孩子們的共鳴,也提醒大家:自立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不斷練習、調整與勇敢前行的旅程。

 

      第三位小宇,出生於高雄,自小家庭不穩定,在育幼院、家扶中心與親友家間輾轉成長,常面臨三餐不繼、無錢就醫的困境。這些經歷讓他很早就體會到「沒有人會替你解決問題」,也逐漸從為了生存而活,轉向思考如何「好好地活」。成長過程中,他一度因妥協現實而放棄夢想,甚至覺得自己成了曾經討厭的大人。但在一次次反思後,他開始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不再只是討好他人,而是追求不讓自己後悔的人生。在不同的工作經歷中,俊宇從防疫前線的冷靜應變,到醫院裡的細心溫柔,再到長照服務的陪伴與支持,不僅累積了專業,也在過程中被療癒。他深信,今日的成就不是幸運,而是「自己撐下來的」。目前他已畢業於崇佑科技大學,並計畫考取社工研究所,持續在社福與公共衛生領域深耕。他希望透過自身經歷,陪伴更多青少年走出困境,勇敢前行。正如他所說:「你的選擇,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你的決定,引導你走向什麼樣的人生。」

[照片三:小宇分享自立經驗]

 

      在這場自立巡迴講座中,三位 Mentor 以真實的生命故事帶來深刻啟發。他們不只是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更將曾經走過的黑暗與困境化為光亮,照亮那些正在面臨相似挑戰的少年們。這場講座不僅是 Mentor 自我整理、重新賦予生命意義的過程,也是傳遞力量、啟發年輕世代的重要契機。我們期待未來有更多少年加入這個行列,與 CCSA 一同攜手,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到方向,勇敢邁向自立與自主的人生旅程。 (CCSA東區工作站/許斯凱社工專員)

[照片四:院生與Mentor交流互動]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