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CCSA東區工作站在花蓮縣政府社會福利館舉辦本年度「自立服務暨青少年自立歷程分享會」。來自9個單位24位代表齊聚一堂,包括社會處、社福中心、高中與學諮中心、就業中心、安置機構及兒少團體等,結合跨領域的服務連結,共同為青少年自立議題貢獻心力。
踏出第一步:從保護到自立
本會秘書長洪錦芳於開場致詞時強調,東區作為CCSA最晚成立的工作站,亟需與當地各單位積極合作,推動自立轉銜服務在花蓮的深耕發展。她指出,這些孩子曾在社會福利與教育體系的保護下成長,理應享有「改變三代」的機會,打破家庭貧困的惡性循環,從而實現公平、正義與善的傳遞。然而,現實情況並非如此簡單。這些孩子在育幼院或寄養家庭中,往往面臨學業成就不佳,安置地點反覆更換等困境,到了十五、六歲便開始面臨自立的壓力。若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他們可能會缺乏歸屬感、安全感與自我價值感,低自尊的情況使得他們更容易走上歧途。
▲本會秘書長洪錦芳開場致詞
隨後,東區社工張君豪以專業與熱情,詳細說明CCSA自立服務的流程與成果,以具體數據和案例,讓與會者看見這些努力如何轉化為青少年的生活成長與適應力提升,感受到跨領域合作,是改變這些孩子命運的力量來源。
▲自立服務成果分享
勇敢的聲音:自立少年的真情告白
自立服務分享階段,由兩位自立少年于馨、小瑄分享自己的自立故事,他們的經歷充滿波折,但更閃耀著希望與堅韌的光芒。
于馨的分享觸動人心。從安置機構到租屋生活,她面對的是室友突然離去、經濟壓力、工作挫折以及對未來的迷茫。在社工的陪伴下,她學會了儲蓄與規劃,也逐漸找回了內心的力量。她動情地說:「這一路,有很多幫助過我的貴人。現在,我也希望將這份溫暖傳遞給更多人。」
▲自立少年分享-于馨
小瑄目前就讀慈濟大學,但回首自己的人生,卻充滿了波折與挑戰。從小,她經歷了父親負債無法照顧她的困境,被送到親戚家生活,12歲時開始獨立面對一個人的生活。求學過程中,她常感到自卑,對自己缺乏信心,直到接觸到客家文化,發現自己對這個領域充滿了熱情,這讓她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舞台,逐漸增強了自信心。在自立生活的過程中,她遇到了CCSA,並參與了許多該機構舉辦的活動,從水上運動到各類團體活動,這些經歷不僅讓她學到了生活技能,還讓她重新感受到了被關愛的溫暖。她深深感受到CCSA的支持和關懷,這不僅是物質上的幫助,更是情感上的寄託。除了學業,小瑄還參加了公益活動,擔任志工,將自己獲得的愛與支持回饋給需要幫助的人。
▲自立少年分享-小瑄
跨越挑戰:模擬自立生活的現實體驗
為讓與會者更深入理解青少年自立的艱辛,連結北區工作站精心設計的「自立主題闖關」挑戰:就業、租屋、資源運用及詐騙應對,讓與會者模擬青少年面臨的真實困境,如尋找工作、解決生活費不足的壓力,以及處理租屋和遭遇詐騙的無助。這場體驗活動讓所有人深刻體會到青少年的自立旅程,並非僅是成長過程,而是一次又一次面對現實的抉擇與奮鬥。
許多與會者在闖關後深受觸動,表示這樣的設計讓他們感同身受,重新審視如何在工作中為青少年提供更有效的支持。「青少年的自立過程,不只是挑戰少年,也是挑戰我們社會的支持力。」一位與會者如是說。
▲自立闖關體驗-之一 ▲自立闖關體驗-之二
攜手未來:為青少年點亮希望之光
分享會中透過經驗交流與協作,參與單位對青少年自立支持的服務有更深刻的認識,看見青少年的堅韌與潛力,也看見網絡單位共同創造的力量。當我們選擇伸出援手,不僅改變了一個孩子的生命,更改變了整個社會的未來。(CCSA東區工作站/許斯凱社工專員)
▲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