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CCSA許一個夢 療一些傷-自立青少年終身學習 創傷復原計畫

終身學習-食在必得飲以為樂-卯米MAOMI中式麵食

社團法人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CCSA)中區工作站於113年3月24日(日)辦理「終身學習」系列活動,此活動由愛心夥伴UBS瑞士銀行贊助,學員除了本會服務對象外,還有來自於財團法人大甲媽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台中市私立鎮瀾兒童家園,合計8名少年參加活動。

第一站,由位於台中市西屯區-卯咪便當店,何文琪老闆以「惜食」為主題,展開今天的課程,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統計,2012年至2021年近10年間的廚餘數量,台灣每年平均扔掉近62萬噸食物,相當於在台灣每年每人平均製造26公斤的廚餘量。因此,在製作料理的過程中,除了兼顧有趣、好玩外,也教育如何將食材做第二次使用,避免食材的浪費,把珍惜食物的理念傳遞給學員。

▲分享惜食教育的觀念

上半場課程為-「繽紛麵疙瘩」,老闆介紹如何用最天然的食材製作最有趣的料理,仔細說明每個步驟的製作過程,讓大家所驚豔的是老闆拿出用菠菜渣醃製一晚的雞腿,香氣十足,運用菠菜渣特有的味道,賦予主食不同的全新風味,讓討厭菠菜的學員似乎也不那麼討厭了,以及用食材本身的顏色當作染劑,火龍果是深紅色、薑黃粉是深黃色、菠菜汁為綠色、檸檬加高麗菜汁,最簡單的酸鹼中和調出了美麗的粉紅色,捏製造型就是展現各方創意的時間,有小惡魔、海龜,嘻笑聲從不間斷,學員動手做趣味十足,不僅僅是麵食課更是實驗課了,今天的午餐-「繽紛麵疙瘩」及「菠菜雞腿」是大家親手完成的,學到新事物也吃得健康營養!

 

                    ▲老闆介紹運用波菜渣醃製的雞腿                                   ▲Magic time 展現科學魔力                                           

 

      ▲示範揉製麵糰的眉角                                       ▲學員認真專注的搓揉火龍果汁液麵糰

 

    ▲學員認真專注的搓揉各式麵糰                               ▲學員們共同發揮巧思設計麵疙瘩的形狀

▲老闆精心料理今日特餐-繽紛麵疙瘩

下半場課程為-「奶香米布丁」,老闆分享這道料理,是因為準備餐點的過程中,觀察多有剩飯的情況。但其實食材在發揮巧思後,仍能搖身一變幻化出不同的料理!米布丁做法也十分的簡單,只需要米與牛奶採取自己喜歡的比例倒入鍋內烹煮,運用電動攪拌成慕斯狀態,送入冷凍庫中等待成形,再添上水果裝飾,即完成最佳下午茶點心-「奶香米布丁」囉。

 

▲介紹攪拌棒使用方式                                                       ▲學員實際動手操作攪拌棒

▲選擇想添加的水果作為米布丁擺飾

這次課程可說是名副其實的「色」、「香」、「味」俱全,帶領學員學習各式特色料理手法外,也去認識珍惜食物的重要性。也從活動裡觀察到,學員們有對「料理」產生興趣,主動詢問老闆更多的「為什麼」、「是怎麼做的」…等問題,老闆也不吝嗇地回應每位學員的問題,彼此都能教學相長,相互交流。這次活動順利結束,帶走了知識與料理技能外,更多的是滿滿的回饋與回憶!(CCSA中區工作站 楊勝傑社工專員)

▲成品圖片-魔鬼麵疙瘩及水果米布丁

▲活動大合照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