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112年8月8日於花蓮縣私立善牧中心辦理「去履行吧:Mentor經驗分享」,活動由本會社工帶領3位Mentor一起前往分享,共有6位安置兒少、3位善牧中心工作人員參與。
活動一開始,本會東區工作站鄭淑華主任介紹本會自立服務項目,邀請現場安置兒少日後若在自立生活中面臨到挑戰與需要,可以向北、桃、中、南、東所設置的工作站求助,本會願意依少年需求提供資源。爾後由東區資深Mentor-小予作為主持人介紹活動流程與分享者,並邀請首位Mentor-善尼分享個人自立故事。
▲鄭主任介紹CCSA服務
▲Mentor導師-小予負責活動串場
善尼以介紹身分背景作開端,說道在評估自己有自立能力,也不想要生活被管束的情況下結束安置。離院初期因存款不足等狀況,自立生活並不被看好,且離院即遭逢新冠疫情的侵襲,原本就不容易的獨立生活更雪上加霜,工作難找也影響收入,面對生涯的選擇也沒有頭緒,作為自立的起頭實數不易,只能咬牙到處求職並透過補助款的協助下撐過艱難時刻。
善尼後分享透過諮商慢慢尋找人生目標的經驗,過程中接觸到動物治療相關領域,也萌生了加入助人行業的念頭,現正透過學校學習相關專業,慢慢走向嚮往的未來。善尼也認為具體的生活規劃有助於維持生活穩定,並分享自己如何規劃理財、時間安排等,內容之詳細讓人嘆為觀止。然而善尼也認為有時候規劃不如預期,但勉勵自己「人生的錯誤是在引導你,而不是在定義你,過去的經歷都能成為未來的養分,使你成長」,持續在自立路上奔赴。
▲善尼分享離院後的自立生活規劃
▲文文分享各種關係對自己生活的影響
小予肯定善尼的付出,也能體會其自立生活的不易,後邀請第二位分享者-文文述說自己的生命經驗。
文文從家鄉環境開始說起自立經驗,離開住了10多年的寄養家庭到社區中生活,又再次與原生家庭聯繫,卻也意味著要上班賺錢養4位家人,每日花費1.5小時通勤只為賺取更高的薪水,後身體實在無法支撐而轉換工作,卻在就業路上屢屢碰壁。過程中結交男友並讓文文走到彎路,變成自己也不喜歡的樣子,幸而現任丈夫、寄媽、社工等的協助下慢慢讓生活步回正軌。文文也分享到自己結婚育兒的經歷,雖然年紀尚輕,但對此事卻抱持著負責任的態度,與丈夫共同商量後才決定生兒育女,如今過了一段歲月仍是在學習當媽媽的過程。文文提及除了丈夫的正面影響,寄媽不放棄的陪伴與等候也讓他感受到歸屬與安全。最後文文勉勵學員們:「走歪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願幫自己找回真正的路。」
小予回饋文文自立生活的不容易,也分享自己在少了一隻手的情況下仍能夠維持生活,鼓勵學員也能夠突破重重困境過好生活。
▲休息時間學員主動圍繞Mentor互動
▲安置兒少熱烈向Mentor提問
活動結束前的QA時間,學員熱烈舉手發問,想更了解Mentor的生活規劃及對未來的想法,Mentor也細細分享經驗,社工也再次重述日後自立有需要可尋求本會協助,最後花蓮善牧中心胡督導對Mentor們表達感謝,勉勵安置兒少學習Mentor如何為生活負責,也要學習善用身邊的資源。
整個活動過程中,花蓮善牧中心的兒少皆用心寫筆記,回饋單也認真思索後再回應,讓人不禁讚嘆學員的認真,願善尼與文文的分享能夠作為自立生活的借鏡,未來能夠在這群Mentor的扶持下好好地生活,並在有能力的時候起來成為幫助學弟妹的一員,讓我們的自立的路上不孤單!(CCSA北區工作站/洪冠聰社工師)
▲安置兒少用心寫筆記及填寫回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