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南區mentor團體-「演講技巧與台風表達、活動帶領技術」

邀請人間悠遊節目主持人吳鴻明老師,帶領學員學習「演講技巧與台風表達」以及「活動帶領技術」,本次共有13名學員共襄盛舉

CCSA南區工作站於112年4月23日辦理第二場mentor培訓團體,邀請人間悠遊節目主持人吳鴻明老師,帶領學員學習「演講技巧與台風表達」以及「活動帶領技術」,本次共有13名學員共襄盛舉,一同來到南區工作站彼此學習、交流。今年度的mentor計畫共分為組對練等團體、S計畫以及巡迴分享三個部分,期待能藉由組對練等團體,讓成員們拉近彼此距離、凝聚共識、並提升自我信心,使團體成員在經過練等團體後,在巡迴分享中擁有更穩健的台風、並擁有能力在S計畫(社會服務行動)中成為手心向下的人。

▲講師以破冰遊戲活絡氣氛

活動當日首先進行的是「活動帶領技術」,講師讓成員彼此熟悉、認識後,以簡易的小遊戲-「小蜜蜂、嗡嗡嗡」作為破冰,讓團體氛圍更加活絡、熱鬧,破冰後以結構的方式與成員分享自身帶領遊戲的過程,主要分為兩部分「講解規則及試玩」,在講解規則的部分注重的是是否有條理、規則是否完整,除此之外聲音的音調、帶領人的風格與特色都能讓講解規則的過程更加生動、有趣,而在試玩的部分,如何掌握團體氛圍及遊戲的節奏則是一大難題,在講解說明後,講師邀請幾位示範者來到台前帶領遊戲,讓成員們在做中學、學中做,在歡樂的氛圍下學習,幾位學員也在站在台上帶領遊戲後才發現,要穩穩地站在台上帶領一個簡單的遊戲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要成為一名台風穩健的活動帶領者,絕對需要多次的練習才能達到此目標。

▲成員嘗試站到台前帶領遊戲

緊接著進行的是「演講技巧與台風表達」,講師以一部發人省思的影片作為開頭,以多個問句與台下成員互動,讓每位學員有機會去分享自己所看見的事物,並連結到「問問題」的重要性,一個好的問題能增加演講者與聽者的連結,若將問題問得有層次,更能引發聽者的感動、甚至是在生活中有所改變,問問題的層次一共可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客觀性的詢問,主要目的為激起聽者的參與感,讓聽者去表達看到的、聽到的、記得的;第二個層次為感官性的詢問,目的為激發聽者的想像力,引發媒材與聽者之間的情感,讓聽者去表達自己的感受;第三個層次為體驗性的詢問,目的為喚起聽者生活中的故事與媒材做呼應,讓成員有意義感;最後一個層次為啟發性的的詢問,目的讓聽者透過自我反思,對未來有新的決定。經過講師的講解,成員們才恍然大悟地了解到「問問題」的重要性,而將問題問的有層次、有意義又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講師以影片作為媒材與學員做互動

▲學員們熱烈地回應

活動到了尾聲,講師邀請學員到台前分享自身的生命故事,並一一做回饋,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小雪,小雪分享自身在家中遭不當對待,直到到了寄養家庭第一次感受到被愛、被在乎的感受,因此即使到了現在被憂鬱症所困,小雪仍願意走出來分享自己的故事,用自己能做的方式回饋社會,因為他深信生活的方式不只一種,即使過得辛苦、腦中有許多負面想法也沒關係,人生不一定要很正向,只要找到能自我負責的方式便能繼續走下去,小雪也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帶給與自己生活有相同經驗的人一些安慰與鼓勵。講師也回饋所有學員,生命故事的力量是不容小覷的,即使在現場感受不到自身的影響力,在無形之中也有可能在聽者心中種下一顆種子,並在其生命中有不凡的影響力。(CCSA南區-周子語社工專員)

▲活動大合照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