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勇氣同行 為台灣兒少共創新處遇 - CCSA「2022兒少安置&自立發展論壇暨工作坊」

雷倩理事長為論壇揭開序幕,即使校園毒品霸凌、未成年身心創傷病症、兒少安置與自立輔導在多方因素下倍加艱難,我們仍齊聚一堂

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CCSA)於「國際兒童人權日」後-1111121日及1122日-舉辦「2022兒少安置&自立發展論壇」,逾150位參與者,包含衛福部保護司、各縣市政府社會局處、家防中心、全國公私立安置機構(育幼院、兒童之家、少年中途之家)、大學院校與司法代表(少輔會、矯正學校)、社福組織……,齊聚商議、觀摩、打氣,為台灣兒少安置與自立發展共盡一份心力!

 

 

雷倩理事長為論壇揭開序幕,致詞鼓勵夥伴們,即使校園毒品霸凌、未成年身心創傷病症、兒少安置與自立輔導在多方因素下倍加艱難,我們仍齊聚一堂,為此感恩。願同路人彼此支持鼓勵,在聆聽討論中激發出「新的亮光」與「心的亮光」--唯有我們自己腳步穩妥,才能引領兒少穩步向前走。

 

 

首日論壇邀請”Mark Blagen博士楊瑞珠教授賢伉儷分享【工作的勇氣、領導的勇氣】。Blagen博士一開始就說:「專業助人者齊聚一堂,就會產生一股能量,希望大家在此論壇中獲得更多勇氣的力量,因為我們的工作真的很需要勇氣!」

他進一步闡釋工作之所以有意義,不是因為工作職位或能力,而是找到自己「內在的價值」,即使工作內容艱困辛苦,我們仍能帶著自發性動能一起工作,同心合力;一旦自覺失去價值感而茫然、疲乏時,Blagen博士提醒大家為自己所看重的「價值」排出優先次序,同時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而活?如何活出我所看重的價值?當人覺察自己的天賦熱忱、釐清身分認同時,自然展現在工作中並活出生命價值。

楊教授提醒與會工作者:「這個圈子有社工、督導、主任、專家、學者……等,如果不先誠實面對自己,了解自己適合什麼任務?在什麼職位是舒服的?僅一味努力向上爬,最終勢必迷失在階級遊戲和文化迷思裡。」身為一位領導者(含助人工作者、兒少引領者),其內心的陰暗或光明會不自覺投射在被領導者身上。因此,領導者要誠實關注自己內在是否有不健康的價值觀?害怕或抗拒什麼?領導者要成為「勇氣催化者」帶領團隊,以建造代替責備、以合作代替競爭、從封閉到改變、從悲觀到相信。

 

 

下午發表的三篇論文,台灣大心社會福利協會資深督導李偉禎分別從民間單位與離院少年的觀點,探究台灣離院政策的脈絡發展。CCSA方案組組長趙婉根據CCSA北區工作站在20172019年間,以35位自立青少年的結案表,整理出「適應自立生活」的樣貌與因素,並提出若干建議。CCSA北區社工師洪冠聰從過往會談服務紀錄及結案評估表等資料,發現個人服務狀態日趨低落,會談僵化、專業認同感不足、缺乏自我覺察、情緒不穩定、在乎方案成效甚於個案工作價值等現象。於是開始運用「焦點解決問句」,在工作任務繁重的情況下仍專注於會談中,聚焦在自立少年關心的議題,放慢服務的步伐,以好奇的視角關心少年對於自身議題的想法,研究結果發現「焦點解決取向之應用」有效的提升研究者工作價值、思維轉換為正向、積極樂觀,亦拓展會談的深度與廣度。

 

 

第二天工作坊,為兒少提供安置、輔導、諮詢、協助、增能、診療的多個團體齊聚一堂,共同商討「兒少安置機構落實院生自立服務現況與困境因應」、NGO實踐自立服務與經營自立宿舍現況與困境因應」、「困境青少年心理創傷陪伴與復原的歷程」、「困境青少年中介與繼續教育支持」、「困境青少年職涯探索與就業培力」、「從生存到生活培力青少年自立與自我實現」等六大議題,提供經驗分享及問答討論。

最後,在綜合座談與回饋中,多位夥伴含淚表示每位與談人的分享深深觸動、同理自己內心的艱難處境,同時也感謝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CCSA)在大環境艱難下仍堅持每年召聚夥伴彼此觀摩學習。其中一位剛入職未滿一年的社工表示:「謝謝逆風劇團,讓我有信心相信自己所幫助的孩子可以活出他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樣子!」眾多與會者都表示:「這兩天論壇和工作坊帶給我極大的鼓勵和勇氣,來時身心俱疲,走時卻帶著滿滿能量。謝謝!」

 

CCSA洪錦芳創辦人暨祕書長感謝所有與會者熱烈參與,兩天的論壇激盪出希望與感恩的火花,並鼓勵夥伴們在未來更多思索與嘗試,攜手幫助弱勢處境青少年正向發展,創造社會共識共好,共善共榮!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隱私條款 關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