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CCSA) 108年3月28日於臺北市NGO會館辦理《伸援手,助失家兒》青年節記者會。愛心大使光良、榮譽理事長雷倩女士、協會秘書長洪錦芳女士,以及四位自立青年Mentor一齊共襄盛舉,關注自立青少年服務,倡議自立宿舍補助政策,也邀請各界提供相關資源。
▲CCSA服務種子希望之樹大合照
「自立談的不只是今日的生活,更要展望他們的未來,交給他們職業技能、自立知能,因此CCSA這些年開始堆動『15自立,30自立』,要支持這些孩子到成家立業,從失家的處境找回家庭,成為好爸媽。」榮譽理事長雷倩女士一語中的。有感於當今社會,兒少的問題常被簡化,她認為要有協助建立「幸福家庭」的遠見;目前儘管有三千多位弱勢兒少被安置,但仍有數萬脆弱境遇的孩子,15-18歲得靠自己獨立生活,雖然他們都很堅強、勇敢,但若缺乏社會資源挹注與專業工作者的支持,實難渡過生命的難關,而這些都是社會刻不容緩的議題。
▲榮譽理事長雷倩呼籲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撫平創傷需要很多時間。更有研究發現,15歲左右大腦的發展,對於多巴胺是非常敏感的時期,這時孩子如果沒有感受到”愛”,將會影響他未來的情感、情緒發展,更重要是與人的信任關係。」記者會主持人ELVA,針對孩子成長的創傷與信任感議題有感而發,這也是CCSA長年致力於陪伴自立少年的服務宗旨與重點。
洪錦芳秘書長呼籲大家重視機構少年離院後的發展,尤其針對政府補助自立宿舍方案深感憂慮:「CCSA於97年開始設立自立宿舍,104年衛福部社家署始訂定「自立宿舍補助計畫」,這群孩子流離失所的問題仍未受到重視,因男女宿舍需分棟或分層;政府卻僅給予一位人事基本工資22,000元,自108年更是縮減為一年僅有15萬元,沒有勞、健保費外,以150元時薪計算,一個月只剩83小時,要值勤二個宿舍,每天一個宿舍只剩下1.4小時的鐘點,這如何能顧及陪伴與支持少年的服務理念?」政策和現實執行面的落差,讓長期深耕自立服務、提供自立宿舍的社福團體負擔沉重,亟待各方關注與支持。
此外,過去CCSA一年直接補助孩子的經費,大約要落在350萬到500萬,累積的不只是「價格」而是「價值」。近年已有43位有著巨大生命改變的孩子,受邀在每年暑假到全國育幼院、少年家園分享,激勵後輩。其中也扶持200多位失家青少年讀二技、大學,更有6位選擇當社工,從「受助者」變成「助人者」。1111人力銀行舉辦「2018最感人貢獻獎」公益組網路投票第一名的社工,正是我們團隊的熱血社工,從安置體系出來的孩子,已經在協會服務將近五年。今天還有四位來自本會各區服務的孩子到場現身說法,「認真扶助少年不會只像細沙丟入水中,了無聲息;會激起漣漪,成為其家族的榮耀,成為為社會付出的人。」洪秘書長邀請社會大眾攜手扶持、投資這些未來國家的棟樑,「扶植自立5年、可能改變50年、延展三代150年」,能以建構「青少年興、國家興,青少年強、國家強」的正向發展願景!
▲洪錦芳秘書長台上分享協會理念及成果
CCSA秉持以少年為主體開展自立服務工作,自立少年的生命轉變歷程分享,感動在場所有人。阿傑成長於一個單親家庭,原本並不覺得自己的家與他人有所不同,但在18歲那年,父親離世,不久後女友也離開他,霎時間變成孤身一人,自此也展開他的自立生活。阿傑認為在自立生活的歷程中,最大的困難是自己的心態調適。時常會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家庭狀況與身邊的人不一樣,因此自卑,也會擔心所遭遇的辛苦別人無法理解。但也因為這樣,阿傑更加自我充實,透過廣泛閱讀各類書籍來增進見聞,並維持開闊的心胸,追求多種休閒興趣,安排自己的生活。阿傑尤其提到,在自立生活中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保持均衡飲食、固定運動的好習慣,作為進一步發展學業及事業的穩固基礎。一路走來,阿傑感謝社工的陪伴,以及CCSA各樣資源的支持,特別是提供經濟補助協助他生活費與學雜費;但阿傑說:「最感謝的人就是自己,因為沒有放棄,把逆境當成學習的機會,才能夠有今天」。
「現在的不幸會成為未來的武器,也許要比別人更努力更堅強,但所走過的經歷都會成為自己的力量,期待大家不要輕易放棄,我們也可以追尋自己的目標。」小蓉一番話感染了在座所有人。國三才進入安置系統的她,離院上大學的時候,差點因為無法繳交學雜費而遭到退學,若將生活費用於學雜費則經濟陷入困境。一路走來雖然不容易,但能夠走過來要感謝很多的人:感謝爸爸在經濟有困難時仍然提供協助;感謝社工陪伴走過心理創傷及黑暗面,讓她可以走出過去的夢靨,好好面對自己的未來;感謝協會在自立少年最脆弱的時候提供協助,讓少年更有勇氣及方向面對自立生活,更讓自立少年有機會尋找人生目標。「有時候生命中的事物不一定要得到而是要學到,有些事情或許無法得到,但所學到的會成為未來成長的養分。」未來期許自己也可以成為一個幫助弱勢的人,給予別人正能量。
「你不是孤單的一個人,還有一群和你一樣人正在為自己的未來與生活打拼,有需要協助的地方,都可以找CCSA或社工幫忙。」翔翔對自立少年信心喊話。22歲的翔翔,因為爸爸入獄而經歷7年的安置時光,離院自立至今歷時3年多,這一路走來雖然不平順,但很感謝社工、CCSA和老師們的幫忙。目前就讀北部學校的幼保系,期望未來能成為愛孩子的好老師,從受助者的角色轉變為助人者,協助更多同我一般來自弱勢家庭的孩子,讓曾經受過的關愛能夠繼續傳承下去。
「實際上跟我一樣來自機構的少年或少女,或是來自較弱勢家庭的青年們,他們的支持資源是薄弱,生活是不穩定的,在未來自立路途中是有相當大的風險,容易造成階級複製。」今年24歲,就讀研究所的辜辜道出對同儕的憂心。「自立真的非常非常的辛苦!」自立對辜辜來說不是過去式,而是現在進行式。他非常感謝社工、機構、朋友、同儕和老師對他的幫助。未來,他希望擁有一份穩定的薪水、一個美滿完整的家。並且大聲呼籲社會能關注失家少年,「伸出手拉他們一把,讓他們的未來不一樣。因為在我的同儕中有相當多人也陷入了一樣的困境,很多人都複製了他們家庭,我覺得這是相當值得省思的問題。」
▲自立少年-阿傑分享生命故事
「遇到了劫難,不管是好是壞都會在我們生命中留下來,完全是靠我們的心態選擇怎麼去面對。」公益大使光良分享自己的人生哲學並鼓勵自立少年們,「如果今天我們遇到困難,我被他打敗了,是我選擇被他打敗的,換個想法這就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我們會得到更多別人沒有的。」光良長期關注兒少議題,當他知道這次有機會成為CCSA公益大使為失家兒發聲,立即義不容辭地答應,他說:「當我知道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而我有能力這麼做,這讓我覺得很快樂,因為你給的越多,你會學到更多、收穫越多。」光良表示透過這次青年節記者會,更加認識協會的服務與自立少年處境,「我才知道,原來這個社會上有許多孩子在生命中遇到困難,可是還好有CCSA,因為CCSA就等於是當他們支柱,當家庭功能不健全的時候,是CCSA扮演了他們的父母及家庭」並呼籲社會大眾,一同加入幫助弱勢處境的孩子。
▲公益大使光良分享CCSA給他的感動
綜觀榮譽理事長雷倩女士、洪錦芳秘書長、公益大使光良、主持人EVA,還有四位自立青年Mentor分享的服務歷程與生命經驗,見證以少年正向發展為主體的自立服務,能真正由內而外地改變一個弱勢處境少年的生涯,然而,優質的服務卻有賴政府與民間團體延續關注與支持,包括制訂允當政策,資金資源挹注,以及服務系統的建構。冀盼在自立服務的道路上,將有更多的夥伴參與、更多資源投入,共創台灣完善的自立少年服務體系,翻轉他們擁有美好的未來。
▲公益大使光良與CCSA夥伴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