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彭淑華院長、張秀鴛司長、馮燕教授、CCSA雷倩理事長、洪錦芳秘書長以及香港扶幼會 鄭靜儀院長、劉鋼院長、張展鵬主任
11月20日的國際兒童人權日前夕,基於台灣通過國際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CRC) 及2015年1月甫才修訂的「兒童及少年性剝削 (原性交易) 防制條例」,除將與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接軌,全國兒童及少年保護工作勢必更趨多元發展,其中,全國兒少安置機構也將因應拓展不同取向服務。
爰上,針對身處不利環境成長,8歲至18歲有外顯行為或情緒問題,致家庭、學業和社群適應困難的兒少,香港扶幼會在華人兒少社會工作中深具影響,附設則仁中心、盛德中心、元洲宿舍、長康宿舍、盛德學校、則仁學校、許仲繩學校、專業培訓計劃中心、讀寫發展服務中心、主流學校支援服務及小學輔導服務中心、人力資源發展及研究小組等,因而本會邀請鄭靜儀院長、劉鋼院長、張展鵬主任來台專講,分享關於香港院護服務與孩子相處之道、培養兒童及少年自尊感,以及如何兼顧優質院護服務與愉快工作等;期能增進港、台同業往來,更深交流請益受惠。
CCSA【2016兒少安置多元取向服務發展】論壇 2016年11月14日(週一) /台灣大學~霖澤館 多媒體演講廳 (1301) |
|
時間 |
內容 |
09:00~09:20 |
報到 |
09:20~09:30 |
雷倩理事長 & 長官、貴賓致詞 |
09:30~10:20 |
專題:「兒童少年保護工作之未來多元取向服務」 主持人:馮燕 教授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系 與談人:張秀鴛 司長 /衛生福利部 保護服務司 |
10:20~10:30 |
茶敘 |
10:30~12:00 |
專題:與孩子相處之道 主持人:彭淑華 院長 /實踐大學民生學院 與談人:張展鵬 主任 /香港扶幼會 則仁中心 |
12:00~13:00 |
午餐 |
13:00~14:20 |
專題: 培養院護服務少年的自尊感 主持人:劉可屏 副教授 /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系 與談人:劉鋼 院長 /香港扶幼會 元洲宿舍 |
14:20~14:30 |
茶敘 |
14:30~15:50 |
專題: 優質院護服務 : 愉快工作間 主持人:張紉 副教授 /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系 與談人:鄭靜儀 院長 /香港扶幼會 則仁中心 |
15:50~16:30 |
專題:自立轉銜服務多元發展趨向 主持人:王燦槐 教授 /中央法律與政府研究所 與談人:李郁芬 社工主任 /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 |
16:30~17:20 |
綜合座談 & 愉悅賦歸 |
本次【2016兒少安置多元取向服務發展論壇】邀請社政部門、兒少安置體系、自立追輔單位之專家、學者、從業人員、學生參與,報名踴躍,吸引了78單位、108人參與。(未含講師、主持人及本會同仁),包含24位院長、園長、主任、執行長、董事長、秘書長、理事長、總幹事、所長;15位組長、科長、股長、督導;以及社工師、生活輔導員、保育員等。
▲本會(CCSA)雷倩理事長致詞
11月14日上午在台灣大學霖澤館多媒體演講廳,由雷倩理事長揭開序幕。第一場講座,邀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馮燕教授主持、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的張秀鴛司長擔任講者,分享台灣兒童少年保護工作與立法的演進,被害人安置保護流程、「性交易」至「性剝削」防制觀點發展、多元處遇精神、內涵與可能面對的實務困難;張司長提供豐富資訊,也指出台灣現行制度多側重老年人口,兒少福利因中央組織的變革,呈現服務切割狀況,道出在座與會者的共同心聲。
▲馮燕老師主持,張秀鴛司長主講「兒童少年保護工作之未來多元取向服務」
第二場講座,由香港扶幼會 則仁中心張展鵬主任講授,實踐大學民生學院彭淑華院長主持。張主任講述了香港院護服務兒童的概況,中央統籌的轉介系統、「保護兒童及少年條例」等;再就「與兒童相處之道」主題分享運用「生活流程」、「紀律制度」、「運用權威」、「道德教育」(培養同理心、自制力、自尊感……) ,「運用輔導個人形象」及提供孩子「多向度」經驗學習、反省觀察、演譯及實踐應用;此外,認知兒童行為與需要的關聯,「需要—目的—行為」分析或「前因—行為—結果評價」模式;更要重視師生或親子的「復合關係」,而在轉介、安置階段,需予檢視家長與機構的服務信念等等。張展鵬主任透過自身與個案互動的經驗,勾勒出不同於台灣院護照顧的經驗與價值觀,值得借鏡。短暫的休憩時間,大家踴躍提問,交流氣氛十分熱絡。
▲彭淑華院長主持,香港則仁中心 張展鵬主任主講「與我們的孩子相處之道」
第三場講座,邀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的劉可屏老師主持,香港扶幼會長康宿舍及元洲宿舍的劉鋼院長與談「培養院護服務少年的自尊感」。劉鋼院長建議,服務人員應先抓住自己與機構的核心價值,因為樹根紮穩了,枝幹才不會長歪,評估和介入的標準也才有所本。劉鋼院長透過生動以及生活化的比喻,並且分析自身和個案互動的經驗,將自尊感分成安全感、獨特感、聯繫感、方向感以及能力感五種感受。分別闡述這五感如何建立,並且對於五感的功能做詳盡的說明。
▲劉可屏老師主持,劉鋼院長主講「培養院護服務少年的自尊感」
第四場講座,本會由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張紉副教授主持、邀請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鄭靜儀院長與談,並分享香港扶幼會對於優質工作的定義。鄭靜儀院長介紹了香港扶幼會員工考核制度,同時以自身穿著被評核的經驗,釐清一位優質社工所具備的工作滿足感與優質員工的必要條件與迷思。鄭院長也藉此機會分析了令員工動力提升和下降的因素,包括員工個人成長、人際關係、工作環境還有工作成果動力等等。
▲張紉副教授主持,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鄭靜儀院長主講「優質院護服務:愉快工作間」
第五場講座,由協助本會研究案多年,且與本會關係緊密的王燦槐老師主持,社工部主任李郁芬主任與談。王老師先介紹並推崇肯定本會對於自立轉銜服務所做的努力,而李主任就目前本會所提供少年之自立服務,進行系統式的敘述,且將服務的內容、現行兒少法規與社福界大環境加以連結,使與會者理解服務背後之脈絡及原由。與談過程中,每一位與會來賓專注的眼神與側耳傾聽,皆是促使本會往前邁進的驅力與動能。
▲王燦槐教授主持,本會李郁芬主講「自立轉銜服務多元發展趨向」
綜合座談中,CCSA洪秘書長致意感謝所有與會者的專注參與,並且肯定舊雨新知對本次論壇積極參與,使論壇激盪希望與知識的火花,並期盼今次討論之議題皆能落實在兒少安置服務中。論壇告一段落,本會也鼓勵報名工作坊的與會夥伴們,待將今日資訊消化,能在隔日有更多實務討論與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