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CCSA)桃園工作站6.18假衞福部北區兒童之家活動中心舉辦自立工坊「法律你我他」活動,有聖方濟兒少中心、弘化懷幼院、北區兒童之家…66位少年參加,專題邀請士林地方法院的吉靜如調查官擔任講師,她以「獨立生活、照顧自己」為題,讓院生明白”獨立後,因自由不受限制,更容易傷害找上”,所以,學習法律知識成為自立生活的重要課題。
【吉靜如調查官藉由法律案例,教導院生自我保護】
課程開始,吉靜如調查官講述現今「毒品」的氾濫情形,尤其桃園區青少年「毒品」犯罪案件,位居全國第一。講師以活潑生動、戲劇形式,分飾青少年、家長、法官、調查官等多種角色,並透過許多案例,讓院生知悉觸法少年所處的各樣情境,教導院生遠離危險及陷阱。 講師提到少年獨立生活之前,需先瞭解未來可能面對的危機,否則自由過頭,食衣住行育樂通通都可能出現問題。因此,講師透過「交友傷害」、「自我保護」、「工作糾紛/危機」、「租屋合約糾紛」、「居住安全」、「車禍處理」等議題,輔以實際案例,提昇院生對法律的認知。
【講師風趣教學,台下師生目不轉睛,笑聲不斷】
其中,講師以一名少女幫男友慶生,慶生會上與朋友互砸抹奶油、刮鬍泡沫,因全身及雙手沒有清洗,加上無照騎乘機車,致機車失控衝到分隔島及路燈基座,兩人雙雙身亡的案件,說明「無照行駛」的嚴重性,啟發院生省思遊戲或活動中要懂得保護自己,以免樂極生悲。
接著,例如一名16歲打工被告的青少年,因送餐玉米濃湯沒放好,讓顧客的2歲幼兒打翻、大腿二度灼傷,被家長以”業務過失罪”告上法院,講師藉此告訴在場院生,在外打工,意外在所難免,但自我保護的前提是:老闆教的說的(SOP流程),都要聽清楚、照著做,否則發生意外時才說”我不知道要這樣做”,其實已經來不及了。 講師也舉例:青少年常成為「詐騙集團-車手」之事,並以2名青少年只顧打工薪資達10萬元為例,被販毒集團利用而不自知,結果在泰國出境至紐西蘭被查獲好幾百公斤的安非他命,由於泰國「境外攜毒」是死刑,最後兩人被判處”死刑”,講師以此告誡少年,找工作千萬不能只看”薪水高”而觸法。
【「法律你我他」課題與案例,與會少年專注聆聽】
另外,吉調查官提到現在「人權」議題高漲,學習法律處理危機很重要,教導大家「刑法」滿18歲為成年犯,是「刑事責任」的認定,「民法」滿20歲為成年人,是「民事賠償」的認定,而「民事糾紛」為賠錢、租賃、借貸…,刑法則是殺人、傷害、詐欺…等的刑事責任。其中,成年犯以刑法處理,而未成年青少年以「少年事件處理法」作為依據。
青少年犯罪會移送「少年法庭」,並依行為嚴重性處遇分為:訓誡、假日生活輔導3至10次、保護管束3年、安置輔導2年、感化教育3年。講師說到青少年「重大犯罪」都與”交友”有關,成也朋友、敗也朋友;例如:因朋友加入幫派招來的傷害、落入危機的休閒遊戲、或幫忙朋友處理糾紛,卻反傷到自己.等,告訴大家謹慎交友很重要,如果交不到好朋友,寧可沒有。
【CCSA自立青年分享個人”逆轉勝”的成功經驗】
透過吉調查官詼諧有趣的授課,雖是嚴肅課題,機構師生們聽得目不轉睛,台下笑聲不斷。下一階段,另邀請CCSA結案自立青年專講,小隆除以自身誤觸法律為例,讓院生引以為誡外,也分享目前穩定從事美編、攝影工作的正向經驗,見證努力經營自立生活,都將可以和他一樣過得踏實精彩。
課程結束後,少年們紛紛表逹「學到情緒管理,不能衝動辦事」、「謹慎交友」、「簽約時務必看清楚」、「學習到一些法律知識」、「不要亂交朋友」、「要懂得保護自己」、「知道法律,遵守法律」等。此外,社工帶領學員作105年三場自立工坊的回顧,讓院生有機會重溫法律議題的認識,也提昇他們問題解決、人際互動、情緒管理的認知;期待院生們能將每次工坊習得的知識,付諸行動於院內生活,為未來自立作最佳準備,必將獲益無窮!! (CCSA桃園工作站/方慧敏 社工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