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桃園工作站的社工4月19日於桃園縣私立少年之家舉辦103年第一場自立工坊「我不理財,財不理我」活動。出席參加的少年14位,活動內容主要針對少年評估自立能力與需求,透過外出採購,延伸理財相關資訊,使學習如何規劃收支,同時邀請中國人壽業務襄理楊志鴻擔任講師,透過大富翁遊戲讓少年體驗理財實務,進而與理論結合。
活動兩階段,早上以放鬆的情境讓少年外出進行膳食採買,社工將少年分為三組,說明採購目的、遊戲規則及返回時間等,少年個個神情專注顯得躍躍欲試,在確認大家都清楚相關規則及方式後,活動就此展開。
社工說明採購方式及規則
少年在組長帶領下,分別至不同賣場及店家採購,學員都緊記固定金額下,需買到「物美價廉」食品的原則。當採買時間結束,三組學員分別陸續返回教室,分享此次消費過程及感受。
第一組學員表示因得知附近的賣場飲料有”特價”,考量天氣稍熱組員徒步容易口渴,因而至該店購買,接著去「50元便當」店買便當,剩餘的錢至附近早餐店購買多樣點心。第二組學員同樣先至賣場購買特價飲料,剩餘的錢因考慮價位便宜及營養豐富,全都用來買50元便當,每個組員在吃完自己的便當後,還有多餘的便當可共享。第三組則至附近的商店購買,依個人食量多寡採買自己所需食品或點心。活動結束後,學員們都異口同聲表示採買活動令人印象深刻,不僅讓自己明白比價的重要性,更有機會實際體驗合理的消費行動。
少年們分組外出採買實況
中午休憩之後的課程,由楊志鴻老師帶領前言簡介,再將學員分為三組開始大富翁遊戲。遊戲進行中,請社工每隔15分鐘發放1顆棉花糖給少年(若少年未吃掉棉花糖,下次發放時,增加為2顆)。遊戲結束後,老師請擔任銀行家的組員統計-哪位成員的資產最多及其原因?另外,哪位成員桌上的棉花糖最多?經由短暫分享,老師切入「記帳」與「開戶」、「ATM使用」及金融體系等概念,並教導少年學習如何記帳。
老師也分享如何規劃薪資使用(如631法則:收入六成作支出、三成儲蓄、一成作為保險),讓少年對理財有初步的概念。另外,老師也由少年擁有棉花糖的多寡,談”延遲享樂”與儲蓄、利息給付的概念,並讓少年們了解何為「資產」與「負債」。老師不僅教導少年們深入淺出的理財觀念,更鼓勵少年們凡事正向思考、轉換正面能量,將來在有能力之餘,也要不忘回饋社會,活出生命的色彩。
少年們透過大富翁遊戲結合理財觀念
講師協助少年了解理財的重要性
講師與少年們合影
課程結束後,少年們紛紛表示在本次自立工坊中收穫良多,除了解如何運用金錢、學會延遲享樂及儲蓄概念外,並且體會只要善用理財規劃,每個月的收入都可以發揮最大的效益。此次六小時的活動圓滿完成,不僅少年們認知自立生活應有的準備,在場的工作人員也獲益匪淺。(CCSA桃園工作站/方慧敏 社工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