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失家兒準備離院自立時,第一個碰到的基本生活問題就是住宿;租屋不僅是他們邁向自立生活所面臨的重要課題與挑戰,也是影響他們自立的關鍵。每年CCSA都會針對失家少年自立生活面臨到的租屋、職業探索、法律知識等各面向問題,規劃一系列的自立工坊。
今年第一次自立少年工作坊以「當我們『宅』在一起」為主題,於4月23日邀請「崔媽媽基金會」講師,教導少年自立生活租屋知識及技巧,下午則是看屋「探險王」,讓少年們立刻學以致用,分組實際演練看屋、租屋。
上午課程帶領大家瞭解租屋基本常識,從「安全」、「便利」、「經濟」三個層面探討如何挑選好房子。王越老師說學逗唱的解說,課程中笑聲不斷;當老師請大家當起租屋偵探時,孩子也都熱烈舉手發表意見。已經離院自立生活的學長阿凱(化名)也和大家分享他的租屋經驗。
阿凱18歲離院,一開始租的雅房是木板隔間很吵,通風和採光都不好,白天房間裡幾乎看不到陽光。等到阿凱存到足夠的錢可以租好一點的雅房時,卻遇到房東不肯簽約。阿凱後來請同學的媽媽在外面假裝是自己的媽媽,才讓房東說出房子所有權不是他的才會沒辦法簽約。
阿凱的分享和提醒都是「崔媽媽基金會」老師特別強調的重點。除了偶爾的臨時工讀,阿凱還擔任學校的看屋員,運用自立生活租屋的經驗,幫校內同學尋找安全合適的租屋,累積了一百多間的看屋經驗。
下午登場的看屋「探險王」活動,分成三組到雅房、套房等不同房型的房子實地探訪,每組都有一位「崔媽媽基金會」講師與CCSA社工隨行。大家都相當投入扮演租屋客,認真詢問房東許多問題,例如:「一度電要收多少錢?有分冬、夏季嗎」、「押金多少」、「出入口有門禁嗎」等。
在討論報告時,我們發現每一組都把白天所學的租屋技巧用上了,像是如何評估房東電費一度收多少才算合理;其中一組的房東費收不到四塊,上台報告的孩子特別分享是良心房東。大家在租屋安全上也都特別留意,在短短的看屋時間,觀察了逃生梯的位置、滅火器設置、走道及公共空間、煙霧警報器、外觀環境等,不放掉任何一個在租屋安全上應該注意的環節;另外大家也都學到王越老師的幽默,分享的過程中手腳並用,大家聽得仔細也笑聲連連。看屋「探險王」分享時間,少年從租屋的大樓外觀開始介紹。
課程最後,王越老師帶著大家檢視租屋契約,讓大家明白簽約時務必要清楚瞭解契約內容,以免權益受損。精彩的課程與互動,學員們也都在回饋單上分享:「今天的租屋課程真的讓我知道很多原本不知道的東西」、「瞭解租屋中,原來許多小地方其實也應該注意,否則也可能因小禍而釀成災。」
我們期待透過自立工坊加強自立少年的信心,希望他們在懂得保障自己的權益外,也能有愛心房東的支持,讓他們能在有限的預算下,承租到一個安全、穩定的住 所,擁有充分的準備、勇氣和友善的支持迎接未來自立生活的挑戰。(北區實習生/徐崇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