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內化於心,展現真實生命經驗」,九月第一個週六下午,CCSA 舉辦的「UPOWER自立少年團體」正式開跑。來自新竹以北的團體成員原本對自立、發聲、改變…等概念模糊,透過自立少年團體活動, 而產生了不同以往的思維。首先,團體 Leader董老師,以「我愛小魔頭」的教育紀錄片暖身,再藉由少年以蠟筆彩繪四格漫畫,帶出深度的思辨議題。
活動進行中,彼此分享各人手繪漫畫的生活點滴感受,團體氣氛也破冰了。自立少年們 好奇聆聽來自不同機構的夥伴 , 訴說 著他們日常生活的規範或特性 。團體的董 老師運用同理心的技巧回應他們 :「 如果觀察我們的生命, 會發現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都已經一直做抉擇。如何讓選擇的機會來到以前,我們做好準備 ,端看我們的努力。」
從大家熱烈討論中,老師聚焦在「選擇」的課題-引導透過各人自己生命的抉擇與負責,為它感到快樂、滿足,少年們慢慢體會與理解。回顧團體一開始,記錄片中不同的生命樣貌,何能勇於承擔…;於是,自立概念,正點滴融入少年的心中。從建立關係到深化關係 ,考驗了團體方案的成熟度與 Leader對團體動力的即時掌握 。本次採開放式團體,雖然變因增加, 挑戰增高,但輔以完善方案設計,及有經驗的領導者, 阻力反化為助力 ,更能增強成員間的連結,提供多元機會和深入的內在議題。
此外,在熟悉的環境中,說出自己的想法,原是一件簡單不過的事。但來自不同機構的少年 ,要坦誠交流生活內涵、述說看法與感受 ,不是人人可做得到的。在團體老師的輔助下,少年們慢慢從簡單的生活敘述 ,到不怯於表達自己的主觀意識 ,團體的交會漸漸擴展;少年也從羞澀靦腆到自在健談,凝聚中增權改變。
倡議團體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將艱澀的概念,化為親近這群少年的生活理念 。 傳統的團體模型,不乏有規範、教導,雖目標明確,回歸生活中,卻缺乏成效。因此,捨棄傳統仰賴的技巧,大膽超越原本結構的囿限,也完成了「work with」的理想。這改變了過去在「work for」的概念下,孩子們所產生依賴與理念實行上的困境。
本次CCSA舉辦少年倡議性質團體,設想我們從旁協助,能使經驗中思考,以學習如何藉由團體的平台發聲,並拓展眼界,認知同儕生活所需與異同。由於,團體動力的觸發,比生硬難以實踐的課業成就、升學…議題,更貼近他們內在的想望;尤其是透過領導者以「 抉擇 」為媒介切入,提供他們反思 ”責任”與 ”權益 ”,也從中體認成熟個人擁有的自主自立。
團體活動尾聲,不只一位成員回饋:「希望能再多給一些課程!」相與體驗改變的喜悅 , 以及珍視守護生命權益的願望。而身為Co-leader與觀察者的我們 ,很期待為期六次的團體,將能同步陪伴他們自我探索、使更深認識與發展自己。(CCSA 研發部/林雪非 研究專員)